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守住底线永远不吸第一口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7-09 21:50   https://www.yybnet.net/

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58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75%。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戒毒场所,了解一些年轻人如何走上吸毒歧途,以期警醒——

■ 本报记者 李晓群

“好奇心的驱使加上朋友的鼓动,我终于丧失了底线。 ”

——小徐(21岁,女,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

21岁的小徐于去年9月被送到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强戒2年,现在已经10个月了。

小徐原本是一所大专学校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因一次偶然的巧合,接触到毒品。“好奇心的驱使加上朋友的鼓动,我终于丧失了自己原本坚守的底线,开始第一次尝试毒品。 ”说起那次经历,小徐后悔不已。

此后,小徐逐渐变得冷漠无情,“我变得对周围一切美好的东西视若无睹,只想要沉迷在这醉生梦死的世界里,什么也不想理会。在毒品的世界里,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刺激,什么烦恼也没有,比现实世界好多了。 ”

由于玩得太晚,没有休息好,导致白天上课没有精神;为了买毒品,她就骗爸爸说是学校补课要交钱。时间一久,被毒魔附身的小徐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只好退学戒毒。

“记得刚入所时,自己的戒断性反应比较明显,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总感觉头脑不受控制,与同戒学员相处不好,同时由于吸毒导致自己的精神紊乱,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与常人有异。”小徐回忆道,“为了使我尽快适应戒毒场所的生活,民警想方设法,以情感人、以理说教,让我早日融入场所中。 ”

经过近半年的生活与教育,小徐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与同戒学员相处学会了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渐渐融入集体的生活中。“在这里我明白了,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黑暗、无意义。毒品不仅损害了我的身体,更危险的是它让我变得冷漠无情。为了美好的明天,我要远离毒品,生命只有一次。 ”

“如果当初不吸毒,我已经娶妻生子,我的舞蹈工作室也不会倒闭。 ”

——小邓(24岁,男,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

小邓从2009年开始吸毒,2011年曾被拘留10天,2013年3月再次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

小邓是家中独子,加上家境殷实,所以从小被家人溺爱,想要什么几乎都能得到满足,养成了自傲任性的性格。职高毕业后,家人为他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上班不久,他感觉工作枯燥无味,于是不顾家人劝阻,辞职离开单位。

辞职后,在家人资助下,小邓与朋友合伙开了一间舞蹈工作室。开业初期,生意比较红火,也赚了一些钱,但小邓开始接触一些不良朋友。

小邓第一次吸毒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个朋友在KTV包厢里拿出一包“白色晶状物”(K粉),几个人趴在一起吸食。 “几名吸食K粉的朋友好兴奋,玩得很开,跳得很疯狂。我觉得他们很时尚。 ”小邓说。

在朋友的怂恿下,小邓忍不住尝试着吸食了一次。后在朋友不断怂恿下,他继续吸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直至染上毒瘾。

染上毒瘾后,小邓经常邀朋友一起购买毒品,聚在一起吸食,人也迅速萎靡和消瘦。因为没有精力顾及工作,舞蹈工作室很快关门了。他的积蓄被挥霍一空,没有了收入来源,除了向父母要钱外,还到处向亲朋借钱,很快朋友同学与他疏远了关系。

进入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后,民警针对他的情况,开展个别教育,引导他学会反思过去的经历,并创新教育矫治手段,安排他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学员中以演讲的形式现身说法;安排他参加中队的舞蹈队,通过跳舞引导学员重新找到个人兴趣,并达到锻炼身体、康复体能的目的;安排他学习缝纫技术,培养一技之长的同时,也培养他脚踏实地的做事做人态度和对生活的信心。

现在,小邓的思想、行为、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如果当初不吸毒,我已经娶妻生子,我的舞蹈工作室也会越做越好。但这一切都被毒品毁了。年轻的朋友们,无论面临怎样的诱惑,请记住:永远不吸第一口。 ”

“为了减肥,我开始接触毒品,从此步入毒品的泥潭。 ”

——小高(23岁,女,省女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

小高曾是某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学生,学校文艺骨干,母亲心中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然而毒品让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今年3月,小高在母亲的陪伴下到公安机关签订了自愿戒毒书,成为省女强制戒毒所内的一名戒毒人员。

2010年夏天,为减肥,小高认识了毒贩李某某。李某某多次向小高宣扬吸毒后的奇妙感觉并且说吸毒可以减肥。

小高从此开始吸毒。到了2013年,她吸毒量逐渐增大,终于被在合肥做生意的母亲发现,为其办理了休学手续。但小高深陷毒瘾难以自拔,家人只好把她送到省女强制戒毒所戒毒。

入所后,民警发现小高虽然已经20多岁,但心理仍未成熟,考虑事情简单,对未来抱有完美幻想,一旦与现实生活有脱节又接受不了,极易产生自卑心理。针对她的状况,民警结合心理矫治,多方入手,帮助她积极康复。

“多亏了民警的关心和帮助,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进步。我一定好好戒毒,将来还要当一位合格的母亲。 ”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发现造成吸毒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因素,如感情受挫、交友圈的影响等;有家庭因素,如父母离异、家人溺爱等;有心理因素,如好奇、吸毒减肥等。但是不管哪种原因,吸毒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够,轻易地就迈出了第一步。

据省戒毒局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安徽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达6万余人,其中70%左右是青年人,而吸食新型毒品的比例也达到了70%左右,形势十分严峻。

戒毒康复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以前他们违法吸毒,既危害到社会,也害了自己和家庭。如今他们在戒毒康复,是病人,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心帮助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特殊管理和服务,使他们早日摆脱毒瘾,回归社会。

我们相信,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落实,禁毒斗争必将取得更大进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观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5月,在省女戒毒所举行的母亲节帮教活动中,戒毒人员表演健身操。苏先峰 摄

新闻推荐

曲艺牡丹奖周五开赛

本报讯 (记者 张鸣)由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将于7月11日至15日在合肥大剧院举办。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是全国性比赛,嘉宾、评委及演员...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王学军会见凌成兴2014-07-09 21:49
康忠佳同志逝世2014-07-11 21:48
猜你喜欢:
评论:(守住底线永远不吸第一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