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明
根据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安徽省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要实现万亿元目标,只有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骨干企业,建设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才能打造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
集群化、规模化是现代产业发展重要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其培育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作支撑,这就决定了在产业发展初期,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走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把有限资源聚集在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发挥出最大效用。合肥市便是走了这个路子,集成电路产业已发展成全省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反观传统产业的发展经验和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抢抓先机,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必须全力摆脱传统产业单打独斗的发展路径,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蕴含的创新动力和自我升级动力得到充分释放。
不过,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隐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然而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跟风打造的产业集群,导致产业链低端环节重复建设、部分领域产能过剩,这不仅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容易让新兴产业走上传统产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还有一些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产业链不长、集群规模过小;过分强调生产和研发基地建设,忽略市场培育;集群发展定位不明确,过分追求发展速度。
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应避免“跟风”和“一拥而上”,要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打造满足现代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发展需求的空间构架。同时,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避免走“重规模扩张,轻技术创新”的老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宗禾 记者 吴林红)8月6日下午,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学军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亲切会见了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总经理乔世波一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唐...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