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把做好事当成一种习惯并持之以恒。沙河集林业总场原副场长、离休干部陈庆修就是这样做的,85岁高龄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位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1929年出生的陈庆修,1945年参加工作,1946年入党,1992年离休,至今已有近70年党龄。离休后,陈老定居在合肥,按规定其组织关系可以迁入当地党组织,可是他却不愿这么做。“我在林业战线干了二十多年,和林场的感情太深了,如果我的组织关系迁出了,就会失去与林场的联系。”陈庆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行动的。他拿出平时自己省吃俭用的生活费购买学习资料,寄给沙河集林场机关支部;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多交纳党费1000元以上;在建党90周年时,又一次性多交纳党费5000元。林场的建设与发展,时刻牵动着这位老人的心,对如何加快林场建设,他经常性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当看到关山林场房屋破旧时,他还从生活费中拿出5000元给林场搞房屋维修。在陈庆修看来,党教育了他那么多年,自己做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是应该的,从工作岗位退了,但思想作风不能退,优良传统不能退,要发扬和继承下去,使我们的党更加坚强,更加的光荣伟大。
熟悉陈庆修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做事认真,而且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离休后的陈庆修定居在合肥市蜀山区岳西新村,虽然组织关系不在居住地社区,但每当社区组织有活动时,只要社区党委通知他都积极参与,甚至有时主动给社区送一些党建资料,还给社区党员上党课,讲党的光荣传统。虽已85岁高龄,但陈老思维仍然十分敏捷,记忆力相当的好,有时他还在小区给孩子们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教育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谁家有困难了,谁家有家庭纠纷了,陈老又“变身”为社区义务调解员。在小区里,陈庆修还主动担当起了社区的勤杂工和警务员,巡逻、打扫卫生、捡垃圾,成了他经常性的工作,发现有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他主动上前制止并进行说服教育,为居住地社区的文明建设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社区群众的爱戴和敬仰。
新闻推荐
琅琊启动12大项22项改革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