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文)7月份,安徽赛耐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多晶硅行业的龙头企业签订了多晶硅自动化包装输送线项目,为其进军多晶硅新能源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总经理鲍定胜介绍,仅今年以来,赛耐尔就增加了4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这四类新产品分别是印后包装、报废汽车拆解线、轮胎分拣库和多晶硅破碎设备,其中多晶硅破碎设备填补了省内同类产品的空白。目前,该公司已拥有9项专利,实现了400万美元的产值。
8月初的一天,顶着高温酷暑,记者来到赛耐尔生产车间,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忙着调试新上的设备。从台湾聘请来的技术总监陈国山告诉记者,这些是今年公司新开发的印后包装设备,一种是全自动磨切机,节省人力,速度快,切割精准,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另一种是全自动双片接糊箱机,可以做出四角盒、六角盒、盒中盒等多种包装用盒,现在这种工艺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安徽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赛耐尔公司立足自主创新,注重产品的选型和定位,用高新科技产品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占有率。2013年末,他们通过市场调研,看好印后包装设备市场,花重金聘请台湾技术总监来厂坐班指导工作,目前,该类新产品已经推出三类,已有多家优质客户表示,要求来厂考察签约。
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相当高的要求。赛耐尔公司通过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专用包装运输设备,同时吸引高水平人才加盟,目前公司拥有设计人员18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2名,可以完成复杂高自动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未来,赛耐尔正计划和上海交大自动化系合作进行SNELL Ⅱ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我们的产品量身定做,技术含量高,加工工艺精,所以市场前景看好。”鲍定胜说,公司一期投资6000万元,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着手准备二期投资,在印后包装、报废汽车拆解这两个新兴产业上加大投入和研发,为公司在这两个市场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记者手记】
技术创新慢一步,远离市场千里路。赛耐尔公司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告知我们,认真调研市场动态,抓住机遇,依靠自主创新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获得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赛耐尔研发的产品能够连续跑赢市场,是对机制、技术、管理、发展思路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永恒追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产业要想一路向好,必须要常怀创新之念,多行创新之举。用创新,推动企业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新闻推荐
《红手印的褒奖——沈浩与小岗的故事》一书在肥首发 王金山撰写序言 段敦厚 臧世凯 朱先发出席首发式
《红手印的褒奖沈浩与小岗的故事》一书在肥首发王金山撰写序言 段敦厚 臧世凯 朱先发出席首发式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