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8月19日电(记者 马姝瑞)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合肥市今后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一种新的隔震技术,这项技术在房子的地基与柱子之间增加钢板橡胶垫,如同“夹心饼干”一样实现隔震。
据悉,目前国内建筑物的抗震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加粗柱子、多加钢筋的传统方法抗震,比较常见;二是把建筑物某些非承重部分设计成效能杆件,或通过装设效能装置来减震;三是通过在地基与柱子之间加钢板橡胶垫的方法来隔震。大量的实践证明,隔震的方法最为有效。
合肥市建委相关专家介绍说,隔震技术的关键在于将钢板橡胶垫像制作“夹心饼干”一样,一层层地向上叠加,把建筑物与地基隔离起来。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在橡胶支座上处于弹性状态,既能隔震又不影响承载力,同时隔震橡胶垫还可以对震力进行缓冲和消解,让建筑物更防震。据测算,采用隔震技术能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4到8倍。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将在新建医疗建筑中,对承担重要医疗任务的医院门诊、住院用房,以及新建学校、幼儿园建筑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3层(含3层)以上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教学用房、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优先采用减震隔震技术设计。同时,相关部门还将把采用了减震隔震的工程将列为全市“抗震新技术试点示范工程”,优先参加各类工程评优评奖。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10月12日电(记者 马姝瑞)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了解到,该省最近出台新规,对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做出明确规范,新建饭店等餐饮业经营场所必须距离...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