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恺
最近,上海海关对外发布可复制可推广的14项制度,得到了各地积极响应。合肥海关及时推出企业急需又具备实施条件的“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无纸化通关随附单证”“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等3项制度,使安徽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最早受益的地区。合肥海关对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工作作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的规划,下一步将陆续推广“智能化卡口验放”“区内自行运输”等制度。随着各项试验性措施在安徽省逐步推广,企业活力有望被更多地激发出来。
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开局,在国内掀起一股自贸区申报热。可细心的人们发现,有些地方在申报时仍带着传统的“特区”“开发区”思维,希望争取一些优惠政策,在申报时一哄而上;有些地方“新瓶装旧酒”,将开发区之实放在自贸园(港)区之名下申报。鉴于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在申报过程中没有认清自贸区建设的实质,国家相关部委不得已暂停受理自贸园(港)区的申报。
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海自贸区这块“制度的试验田”在金融、行政管理、税收、法规等方面酝酿推出一批超前的改革创新举措。各地要更快、更好地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应避免将“改革红利”简化为“政策红包”。自贸园(港)区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不能建成中看不中用的空壳,更不能借机又回到圈地搞开发的老路,而是要探索制度创新,向改革要动力。那种以为有了自贸区就可以“跑马圈地要政策”的想法,显然是搭错了车。
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自贸区,但首先要把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到位。比如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目标的“单一窗口”试验,对相关多部门的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以及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复制自贸区经验,重在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需要“大胆闯、大胆试”,探索进一步开放和功能拓展的规模和力度。各地的区位、制度、资源等各有特色,即便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等上海自贸区正在努力探索和试验的领域,各地也完全可以按照国家战略要求作出有自己特色的制度创新。这样才能形成具有强大动力的改革热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整体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日前,省地质调查院与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共同承担的“滨湖新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项目,已顺利通过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验收。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合肥市...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