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征文·用爱共筑中国梦我家在合肥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0-31 18:40   https://www.yybnet.net/

■ 赵俊超

在合肥连头带尾生活快30年了,一直住在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附近。

此处尽得合肥之妙!

出门便是车水马龙的街市,四通八达的公交,栉次鳞比的高楼,高大挺拔的银杏,生活方便,一派现代都市气象。从熙熙攘攘的人群处,往旁边一拐,就是绿柳云杉、水色烟光的包河。站在包公祠边的曲桥上,清风扑面,如果正好赶上雨后放晴,抬眼一看,“氤氲淝水绕廉泉,岸柳轻摇忆古贤。雨过荷塘珠玑动,清风阁上话流年”,又是另一番意蕴古朴、温润淡雅的景象。动静交错,开阖自如,进退有度,是这座城市的胸襟和气度。

合肥不仅“为皖之中”,雄踞江淮之间、楚汉交接处,而且是共和国的“心腹”之地,承启东西、连贯南北。这里有徽文化的传承,也有各种文化的交融,东西兼收,南北并蓄。开明开放,领风气之先,又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普通的合肥人十分讲究“锅不热,脸要热”,“天差地差,来人不差”,对人客客气气,宽容友善,从不排外,还喜欢帮人跑跑腿搭把手,天生一副热心肠。看到别人发了财也不眼红,最多闲谈时感叹一句“那侠们现在发大财喽! ”言语之间更多的是佩服。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境外人,在这里工作、生活或是做生意,都会感觉很舒服,也很放心。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城市,已经与十几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几乎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经贸往来,有近3000家境外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

历史上有两个家喻户晓的合肥人,最能代表这方水土的独特秉性。一个是刚正不阿的宋代廉吏包拯,一个是世事通达的清代名臣李鸿章。两人相隔八百多年、性格截然不同,却有共通之处——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在民间文艺中,当世人只能哀叹“刑不上大夫”时,“包青天”拿出具体解决方案:“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尽管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却顾全了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面子,让与民同罪的他们死得“高大上”,死得无话可说。这个极具创意的发明,似乎可视为开了中国历史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先河。当大清的庙堂上,对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争论之声还未落下,李鸿章着手办洋务、兴实业、练新军、建水师,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当然,李鸿章能做到的也只是拉开大幕,透进亮光。 “愁弹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无奈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最后只能枉叹一声,“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

而今,正逢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合肥创新而不空想,敢干而不蛮干,一路走来,蹄疾而步稳,不仅多项经济指标迅速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强”,而且还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都市经济体。弹指之间,古老的江淮小邑,已经蝶变成现代化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肥”甲一方、天下共“肥”的宏愿近在眼前。可能这便是“合肥”的意蕴吧!

怀抱大巢湖,背靠大别山,我家合肥,正怀揣着一个梦想——一路向前,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新闻推荐

国际顶尖量子信息专家合肥“论剑”

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11月2日, 2014量子通信、测量和计算国际学术大会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幕,中国、美国、德国等28个国家400余位国际顶尖量子科技专家在合肥交流研讨量子信息技术最新进展和未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养老服务赛技能2014-10-31 18:39
猜你喜欢:
评论:(征文·用爱共筑中国梦我家在合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