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孔庆平 60载追梦建功勋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1-10 18:35   https://www.yybnet.net/

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材料科学研究,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9月,获得国际内耗学术界最高奖甄纳奖——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孔庆平,60多年来不断探索,在内耗学术领域作出卓越贡献,成为获得甄纳奖的第二个中国科学家。

■ 本报通讯员 孙 策本报记者 汪永安

1950年,大学刚毕业的孔庆平被我国优秀物理学家、固体内耗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葛庭燧院士带进“内耗”领域。那一年孔庆平20岁,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将献给与内耗相关的科学研究,一干就是一甲子。

2014年9月23日,孔庆平被授予国际内耗学术界的最高奖——甄纳奖。他成为继葛庭燧院士后获得甄纳奖的第二个中国科学家。

内耗是材料在机械振动中由于内部原因引起的能量耗散的现象。作为一种对材料中微观缺陷高度敏感的探测技术,内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设计、微观机理和减震降噪等领域,如高速铁路的减震降噪、现代舰船的隐形构件、高分卫星等精密仪器的减震平台等。

看似高深艰涩的内耗概念,孔庆平对它做了这样生动形象的解释:“简单来说,内耗大的材料,可以使振动能量在材料内部很快被‘吸收\’‘消化\’掉,因此具有减小振动、降低噪音的功效。比如机床、汽车、潜艇和飞机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就可以采用高内耗的材料。与此相对应,低内耗的材料则更适合用于某些乐器和仪表悬丝等,以提高音质和灵敏度。如果有种乐器可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肯定用的是低内耗材料。 ”

1952年,孔庆平跟随葛庭燧院士来到沈阳金属研究所,一直工作到1982年。回想那30年,孔庆平感慨良多,“当年的条件十分艰苦,很多实验设备都匮乏,如内耗仪、蠕变试验机等,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文革十年,科研工作被迫中止,但攀登内耗领域科学高峰的梦想始终藏在心中,成为我人生前行的动力”。

1979年底,孔庆平作为洪堡访问学者到德国亚琛大学开展了两年多的内耗合作研究。 1982年,他跟随葛庭燧院士回到家乡安徽,来到科学岛,继续自己的科研梦想。

数十年来,世界在急剧改变,科学岛上的桂花开了又谢,孔庆平的坚持没有改变。他在晶界内耗的机制与应用、纳米晶材料的内耗和蠕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结果。他创造性地把晶界内耗的研究应用于形变断裂机制问题,发现材料发生不同断裂类型的原因,不仅与外部环境条件有关,而且与形变过程中材料内部晶界强度的不同变化有关。他还与合作者一起研究了不同类型晶界的内耗,发现了晶界内耗中的耦合效应和补偿效应,进一步阐明了晶界内耗的微观机制,并指出内耗方法可以用来检测不同类型晶界的性质,应用于“晶界设计与控制”,从而启示了晶界内耗新的应用前景。 2011年7月,孔庆平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16届国际内耗和力学谱会议上做了大会邀请报告,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3年后,他摘得自己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

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和进取精神,在孔庆平的血脉中静静流淌,支撑着他60多年的工作探索。苏轼有一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孔庆平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是这句话的最好体现。

【人物感言】

材料内耗是我国的传统优势研究领域,它依然蕴含着蓬勃的生机,希望年轻一代不断从中挖掘出更多新的宝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孔庆平在甄纳奖颁奖大会上发言。 本报通讯员 孙策 摄

新闻推荐

张宝顺会见郑国光

本报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吴林红)11月12日下午,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亲切会见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一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唐承沛会见时在座。张宝顺首先对郑国光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孔庆平 60载追梦建功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