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叶昌国 文/图
一个30多万人口的县城,每天的人口流动量数以万计。在这群流动的人口当中,还有一种固定的流动人群,那就是,他们住在县城店埠,每天一早要赶往省城合肥上班。以往,他们上下班,常常因为搭不上固定时间的班车,而耽误上班时间。
城市公交化运营,真正方便了百姓
县城客运公交化改造后,公营的公交车,夏季每天早晨5点半就会准时出发,将人们送达所需要去的地方。一位家住牌坊乡某村、长期在合肥某单位上班的中年男人说,我长期上早班,在固定的时间内要到岗,迟到一分钟都要扣工资。以往每天坐车时间不固定,常常在起点站等很长时间都没有车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过去,到单位迟到。城乡一体化的公交车开通之后,我们坐车不担心迟到了。
一个地区的和谐程度,首先要看这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和文明程度,看这个地区人的衣食住行情况。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创建工作也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百姓行走在出门路上,首先要有一种安全感。以往县城内的客运车辆挂靠经营和无序运营,使得人们出行坐在车上也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所以,广大群众怨声载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建议,要求规范县内公交车运营秩序。
尽管县内目前运营的公交车大部分是挂靠经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但是,他们一直在县城和周边地区从事公共交通旅客运输,且风雨无阻,辛勤劳作,为县城和周边地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因此,在县城地区客运公交化改造过程中,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有关政策,收购现有的县内公交车,并给予经营者补助和奖励。同时,对下线车辆的从业人员,符合应聘条件的经考核合格后,可到新成立的“公交”运营公司工作,享受运营公司同等待遇。
城市公交化运营,县城文明的一大进步
县城公交化改造之后,让全县人民享受城市优质公交资源。公交化改造之后,突出城市公交的公益性,将彻底解决原县内公交车不守时、不守归,不能保证正常班次等社会诸多问题,实现公交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县客运公交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县政府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所有程序实行阳光操作。改造之后,县城地区公交经营权依法确定给“公交”运营公司。“公交”运营公司由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与合肥东部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经营模式实行公车公营、员工化管理。所有人乘车可使用IC卡,此卡在整个合肥地区通行,从而真正享受城市公交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一卡在手,不管做任何班次的公交车,也不管你到哪一站,只需要花7毛钱。学生乘车更是享受成人一半的价格。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群众持拥护的态度,他们认为,县城客运公交改革顺应民意,县城客运公交改造之后,将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是县城文明的一大进步。
新闻推荐
桥头集镇积极发展民间文艺,一大批来自草根,扎根农村的民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从边缘走向中心,从田间走向舞台,从人们视线走向社会视野,用民间文艺占领新农村阵地,为繁荣新农村先进文化显现出强大的...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