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运营事故常出现
常言道,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坐在舒适、宽敞、安全系数很高的标准化公交车上,自然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
家住县城的宋女士,一直在撮镇的某单位工作,多年来,她亲眼见证了县城客运发展的历程。她说,从店埠到撮镇,最早坐的是三轮车,后来坐的是面的车,现在坐的是豪华的公交车,之所以能够这样变化,是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始终在关心着客运事业,不断提升运营服务质量,进一步方便县城及周边地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据了解,在店合路、店撮线的公交车没有开通之前,仅客运这一项,每年的交通事故就达700多起。店合线、店撮线两条线的公交车开通之后,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且交通事故量大大减少。但是,除了这两条线路外,其余数十辆车均为挂靠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高峰多跑,低峰少跑,不守时,不守规,不能保证正常班次。且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差。
宋女士告诉记者,以往坐在三轮车或者面的车上,常常可看到周围的车辆发生车祸,造成车毁人亡的现象。自从公交车开通之后,这种现象就再也没有见到。
改造后,城市优惠均享受
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店埠、撮镇和肥东经济开发区、东城新市政的快速融合,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县内公交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提升县城品位、改善投资环境,方便群众安全出行,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决定对县城地区的公交进行改造。公交改造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肥东融入合肥大都市的必然选择。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县城地区公交化改造之后公交车,将实行无人售票制,投币一元,刷卡有效,肥东居民均可享受城市公交优惠乘车待遇。记者同时了解到,首批新投放的76台公交客运车辆中,有30台为10米豪华大型车辆,小型车辆46台。今后若不能满足运量需求,再视情增加运力。此外,路线实行对开,暂时优化为八条线路。
县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事业,是惠民工程。实施公交化改造是深化改革、惠及民生的主要体现,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方便群众出行的需要。为此,改造县城地区的公交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规范和优化县内公交车运营秩序的必然选择。
本刊记者叶昌国
新闻推荐
合蚌路是连接合肥与蚌埠的交通要道,车流量大,是县城北部的名片,而道路两旁石料厂生产的墓碑、牌坊、石狮、门柱等产品粉尘大,生产时噪音更是打扰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