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志愿者服务精神,共建和谐社区,11月20日,大杨镇团委组织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辖区8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居民积极报名争当志愿者。招募现场,镇团委还为新报名的志愿者发放志愿者服装和小红帽。 葛传红 摄
自11月上旬以来,由我区组织拍摄的《志愿庐阳 爱在传递》微电影播放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关注,该片通过典型故事原型讲述了爱心在志愿服务中传递的感人故事。董怀华 摄
更多精彩请关注 “志愿庐阳”网站 www.ahzyly.gov.cn今年以来,在团市委和区四套班子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团区委结合庐阳发展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省、市、区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为全区共青团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团区委带领全区广大青年团员,奋发有为,砥砺进取,在助推庐阳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全区19家直属团组织,71家村级、社区团支部,271家非公企业团组织,21家学校团组织正带领9万多名有志青年,用激情、智慧和汗水奋笔书写庐阳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志愿者服务站20个,社区志愿服务广场36个,各类志愿服务队169支,在“首善之区”的这片热土上,4万名志愿者奔走服务各类主题活动,开展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便民义诊、法律援助、交通劝导、环保植树、科普宣传、大型赛会、秸秆禁烧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上千余次,受益群众23万余人……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全区广大志愿者关爱他人、提升自我的真实写照。可爱、可敬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曲奉献与互助的动人乐章。
服务平台网格化
12月2日下午,在大杨镇明发商业广场电子显示屏前,《志愿庐阳 爱在传递》微电影吸引了众多居民的驻足观看。“看了微电影后,我感触颇深,也想加入到志愿者的大家庭中来。”家住大杨镇清源社区的赵阿姨在志愿者招募台前认真填写了一张志愿者注册登记卡片后,告诉记者,参加志愿服务不仅能帮助别人,还能收获快乐。片子里的那句话说得很在理,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做了许多事,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自11月中旬“志愿庐阳”门户网站开放在线注册功能以来,由团区委牵头,在全区广泛开展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截至目前,新增注册志愿者7800余人。近期全区在职党员也将陆续登陆该网站完成注册。据团区委工作人员介绍,为实现全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的科学化、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团区委牵头联系合肥城市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技术企业,将在网站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志愿者电子管理系统和POS机刷卡计时系统,预计2015年2月中旬完成系统开发。届时,志愿者参加活动时,可凭借cpu卡片在手持pos机上实现签到签退。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名单、志愿服务时长等信息可通过网络上传至志愿者电子管理系统。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构建志愿服务网格体系,我区于近日成立了“志愿庐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制订相应工作计划,确保人员配备、资源投入、经费保障和责任落实“四个到位”。同时,建立“志愿庐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统筹协调志愿服务有关重大问题;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各有关单位每半年向领导小组书面汇报“志愿庐阳”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服务形式多样化
7月初,我区首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性组织胡文传爱心服务总队,正式入驻双岗街道高河埂社区。自2012年2月正式成立以来,胡文传爱心服务总队主要在节假日书画义卖,募集爱心捐款在大病救助、关注留守儿童、寒门学子、助老助残、器官捐赠等方面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为支持服务总队发展,双岗街道高河梗社区拿出2间办公室,用于服务总队的日常办公和活动组织。
“近年来,已先后有合肥志愿者之家、安徽书画网义卖部、胡文传爱心服务总队、合肥市华益儿童服务中心等多个公益性社会组织落户或服务我区。”团区委负责人介绍,“不久,我们还将联合省文明办、安徽博爱公益联盟,在杏花公园举办安徽省第一届公益组织图片联展活动。届时,来自全省16个城市的70余家公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将来现场参加活动。我们将从中挑选11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与我区11家乡镇街道签订结对协议。今后,我们将与兄弟单位积极合作,加强互联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向项目常态化、服务内容品牌化方面发展。”
为吸纳更多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建设,我区将逐步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统一纳入全区志愿者管理范畴,实现统一登记注册,统一服务管理,提升庐阳志愿者的整体形象。全面推行团体志愿者队伍发展计划,推动全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学校、社区以及公益类社会组织组建团体志愿者队伍;倡导全民志愿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慈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统筹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志愿服务活动阵地,通过引导扶持、跟踪培养,建设一批运作管理规范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服务内容品牌化
借力助力 特色活动引领志愿服务发展
11月22日,我区组织开展了第15次“党团员活动日”活动。在三十岗乡杨岗路两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区四套班子其他领导一起,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与近500名志愿者一起开展“绿化整地”活动,以身作则引领更多的人投入到全区文明创建工作中来。杨岗路两侧的闲散土地在除去杂草、垃圾后,将进行绿化美化,进一步提升三十岗乡的整体环境水平。
据了解,为吸纳的更多志愿者参与爱心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结合全区重点工作,自9月份起,全区3000余名党员干部携手辖区9万多名团员于每月15日定期开展党团员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党团员活动日\’平台,全区各基层党团组织开展了清洁家园、关注‘微心愿\’等多项党团员志愿活动,服务群众愈20000人次。”
自2014年初“志愿庐阳”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一线为民工作法”、“四联四定”、“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团员活动日”等活动为平台,以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引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以及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公益性社会组织、文明单位等纷纷开展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特色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首善之区”和辐射源建设,打通党团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关爱留守儿童 愿做“杏树花香”的一片花瓣
“留守儿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愿做这里的一片花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日前,欧阳倩倩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欧阳倩倩是合肥市少年宫西区的一名绘画老师,同时也是杏花村街道汲桥新村社区爱心课堂的一名志愿者。自今年5月份从事志愿服务以来,每周末都坚持来到杏花村街道汲桥新村社区的爱心课堂,定点定时为辖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授课服务。据该社区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5月“杏树花香”流动儿童活动中心成立以来,每天都有志愿者们为流动儿童提供阅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周末的绘画课、钢琴课已形成常态化。
义务巡逻 小爱汇流成江海
“这边是省公安厅的家属大院,附近老旧小区多,居民楼都是敞开式的楼道,即使有保安巡逻,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白天大多数居民都上班去了,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们也想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发组成巡逻队在小区内开展义务巡逻,顺便还能清除楼道内的‘牛皮癣\’。”近日,三孝口街道西平门社区“小红帽”志愿巡逻队队长徐琴芬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自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来,徐琴芬先后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小区环境变好了,社区和谐了,我们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做了许多事,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在维护社区卫生环境和治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和谐社区”打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团员“微服务”圆群众“微心愿”
一张张红色心形卡片,贴在社区“微心愿墙”上,记述着社区困难家庭的“微心愿”。自8月起,全区结合“党团员活动日”,大力开展爱心圆梦“微心愿”活动,党员干部、爱心企业、文明单位等主动认领,帮助社区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为他们送去温馨和关怀。自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征集各类“微心愿”340余个;认领完成280余个。
小清新微电影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近日,由我区组织拍摄的首部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微电影《志愿庐阳 爱在传递》杀青并开播。这部由团区委自编、团干和志愿者原型人物自演的微电影,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在8分55秒的时间内,影片以“杏树花香”流动儿童活动中心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开头,通过把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先进人物串联成一个连环故事,表达了“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在奉献的同时,收获着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的理念,宣传和弘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巧妙的编剧、清新的画面、熟悉的场景、真实的人物故事,引起了观看者的共鸣。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2月10日下午,副市长刘晓平在市科技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到我区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区委常委、副区长石远芳陪同。刘晓平一行先后来到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合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