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村民清塘
○查看苗木长势
○闲暇时自娱自乐一番□曹利芳 本刊记者 赵杰 刘咏平 文/图
在众兴水库的上游,有一个村庄,走进村内,你会被一亩亩香樟树、一片片红枫林、一方方养鱼塘所吸引,这就是2012年被评为“合肥市森林村庄”的牌坊乡张岗村。在这个森林村庄里,有一个“守望者”,守护这个村庄整整18年,他就是村委会主任张贤明。
他让一片片森林拔地而起
初见张贤明,皮肤黝黑,中等个头,看似其貌不扬、不善言辞的他,干起工作来却从不马虎。张贤明今年52岁,1996年1月,刚刚从部队退伍的他来到村里参加工作,一干就是18年。
张岗村人口3860人,其中移民人口1521人,是全县移民人口最多的村。该村三面与众兴水库相连,属于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区。
一直以来,这里的老百姓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种生活,土地抛荒也较严重,农民收入普通较低。这些张贤明都看在眼里,但他心里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怎样提高老百姓收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2010年,乡、村两级针对村域优势,确定走土地流转之路,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起初,张贤明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开始做村民思想工作,但是却遭到了村民的不支持和不理解,甚至连自己的堂弟都不配合,还和他发生了冲突。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支持,老张心里犹豫了,但是不去创新不去冒险就不会找到致富之路,张贤明还是决定将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于是他继续去做工作,嗓子哑了,人变瘦了,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就这样原本只是单一的稻田变成了一片片香樟林、桂花林、广玉兰林……
如今,全村范围内土地流转5100余亩,引进8家企业入驻本村,水源涵养林项目共栽种林木、花卉等100多万株,既美化了村内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不仅可以享受到土地流转租金,500多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在家门口轻松就业。
心系百姓做好一方父母官
在村里工作的十多年,张贤明处处为村民着想,解村民之急。“要想富,先修路”,从张岗张小郢组到小岗头组的砂石路有1300米,路况非常差,坑坑洼洼,遇上雨雪天,群众根本无法出行。张贤明一心想着把这条路给修好,于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终于在今年10月份把这条砂石路修成了水泥路,方便了600多人的出行——近几年,张贤明带领村民利用水库移民项目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共修通水泥路近8千米,修通砂石路10千米,开挖清淤塘坝12口。
任村主任之前,张贤明一直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当了村主任之后,老张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带领村民搞水产养殖,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有10多个水产养殖户,每年每户净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
乐于助人成为百姓守护神
多年来,张贤明不仅努力为百姓办实事,对待村民更是关心备至,乐于助人。2012年5月,张岗村大金组种植园承包户刘建勇家属钟克梅在自己家鱼塘生产时,不慎滑入四五米的深水中。当时,刘建勇自己不会游泳,几次试图从水中想把钟克梅救起,都没有成功。一边的村民急忙打电话给村里,当时的张贤明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到正在水里挣扎的钟克梅,老张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人,在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10、120到来之前把溺水者救上岸。
村里有一个叫金太江的,今年58岁,是一名残疾人。其家属患有精神病,前几年不慎走丢,家里有两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张贤明心里始终牵挂着他一家人,积极给其争取三个低保名额,并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逢年过节时,张贤明更是自己掏腰包去看望他们。“张主任是村里的老主任了,干了这么多年,对我们很是关心,确确实实是个好主任。”金太江动情地说道。
一种选择决定一种生活,张贤明用这样的方式奉献着自己,18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播撒在这片沃土上,无怨也无悔。张贤明是幸福的,他收获的不仅仅是村民的爱戴,更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张岗村的村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默默奉献,一心为民的好父母官。冬日的夕阳是如此美好,这位森林村庄的守护者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高大雄壮。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县司法局副局长张业建:路军县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简练、语言平实、任务明晰、思路开阔。报告对2014年的工作总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用数据说话,很实在;对2015年的发展目标定...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