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天刚蒙蒙亮,家住北郊原合肥铝厂职工宿舍区的孔祥云老人就已起来,78岁的他扶着楼梯扶手缓缓下楼,走到楼道口,望着新装上的天然气表箱沉思良久;与此同时,住在附近的袁义明老人也急忙下楼,直奔小区广场,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6日上午9时许,伴随市燃气集团负责人宣布“点火”,首批1073户居民家中通上了天然气。
说起合肥铝厂及其生活区,孔祥云充满了感情,这里凝聚着他五六十年的美好回忆。伴随着当时“大炼钢铁”的热潮,合肥铝厂及其生活区于1958年建成,孔祥云也是那时进厂的。“那时的生活条件和现在不能比,不过我们都很快乐。大家从酷热的车间出来,哼唱着苏联歌曲,一起去吃大食堂;家里烧饭都用煤炉,楼道里堆放的几乎全是煤球。”
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效益一直很好的合肥铝厂经历了几十年的“黄金时代”。在灌装液化气出现时,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使用液化气。虽然换气时要扛起几十斤重的大罐子来回走1里多路是个费劲的体力活,但孔祥云和其他职工一样,乐此不疲。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合肥铝厂开始没落,2004年正式破产,全厂几千人居住的生活小区也逐渐成了 “三无”小区和老旧小区。“路面破败不堪,下水管经常堵,粪水时常漫溢出来,臭不可闻,环境整个就是脏乱差。”说起曾经的居住环境,铝厂退休职工袁义明一直摇头。
曾经的辉煌,到后来的破旧,看到了落差的居民们对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越来越响。从去年开始,在林店街道金池社区的牵头下,对该小区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前期,由于少数居民不理解,抵触情绪较大。孔祥云、袁义明等老党员发挥了带头作用,为了起到示范效应,袁义明还带头拆除了自家已建了28年的小超市,小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短短几个月时间,小区旧貌换新颜,宽阔的马路、干净的路面、漂亮的路灯、靓丽的绿化,甚至还建了健身广场、老少活动家园等设施,居民们的生活既舒心安心又便捷便利。
最令大家欣喜的是,等待了几十年的管道燃气也开通了,各户的初装费也得到了政府补贴,低保户、残疾户只需交1000-1200元即可让燃气管道进家门。
金池社区负责人说:“前不久,合肥铝厂的原领导回到小区,老人家看着这里的变化非常激动,说‘这里怎么看都看不够\’……”
·王舟瑞 许小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你见过会说话的冰箱、多功能拐杖、能朗诵唐诗的酒盒以及能够易物的儿童玩具吗?笔者日前从庐阳工业区获悉,合肥规模最大的动漫衍生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园于1月12日在该区正式开建。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