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低洼地的养鱼大户刘全洲,充分利用临近水面的地理优势,走出了一条新型、高效的致富增收路。
刘全洲的全洲观赏鱼基地位于颍州西湖景区。200余亩的低洼地,在刘全洲的精心打造下,成为一个个漂亮的鱼塘。绿树掩映下,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动,点点浪花将水面装点得生机盎然。
近日,记者来到全洲观赏鱼基地时,几名工人正在鱼塘边忙着网鱼。“这是我们一道重要的工序。同一批放养的鱼苗,经过几个月共计三轮筛选后,可以挑选出最富价值的精品观赏鱼。”一名工人对记者说,“这种鱼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市场售价可以达到每条400至600元。”
说话间,45岁的刘全洲走了过来。高高的个子、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肤,这位有十多年养鱼经验的中年人,身上有一种朴实的气质。“这片鱼塘已经开好多年了,过去我一直养四大家鱼,捎带养一些观赏鱼。没想到歪打正着,在观赏鱼养殖方面,搞出了一点名堂。”刘全洲说。
刘全洲告诉记者,2000年,他在外跑车多年后回到家乡,利用西湖景区的一片30亩低洼地养起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四大家鱼属于常见鱼,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养殖需要,刘全洲在家鱼养殖时,会放上一些底层鱼,由此接触到了观赏鱼锦鲤。
之所以放置锦鲤,刘全洲事先算过一笔账。普通养殖户放置底层鱼时,一般会首选普通的鲫鱼、鲤鱼。但是,由于这些鱼比较小,价格上不占优势,每斤只能卖两三块钱;而放置锦鲤,由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每斤可以卖到10块钱左右。每斤多收入七八块钱,刘全洲自然愿意放置锦鲤。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全洲愈发觉得观赏鱼的市场效益不错。2006年,刘全洲开始扩大面积,建立了100亩地的鱼塘,全面养殖观赏鱼;2014年,面积扩大到200余亩,并成立了全洲观赏鱼基地。通过引进鱼苗和自己培育,刘全洲把养殖基地发展得风生水起。
刘全洲告诉记者,目前,观赏鱼基地有4口精品池塘,每个池塘都投放了价值10万元、约100多万尾鱼苗。经过三轮淘汰,最终能挑选出6000至8000尾品相不错的锦鲤,作为精品鱼出售。“任意一尾都可以卖到400至600元。此外,被淘汰的2万斤锦鲤,还能以每斤30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估算一下,前三年产出在400万元左右;以后,每年应该在1000万元左右。”
对于锦鲤的筛选,刘全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以鱼头部的斑纹不能盖住脸和鳃、鱼背上的红斑不能盖住侧线为“最美”标准;否则,这尾鱼就长“残”了。另外,斑纹颜色要分明,如同刀切般没有晕染,这样的鱼价值才比较高。由于善于钻研、爱动脑筋,刘全洲挑选的观赏鱼为他赢得了不少荣誉。比如:他送去参赛的观赏鱼获得了安徽省首届观赏鱼大赛锦鲤组金奖、第二届安徽合肥水族展“裕丰杯”观赏鱼大赛锦鲤组金奖等。
记者了解到,除了锦鲤外,刘全洲还养殖了不少观赏金鱼。优美的体态、鲜艳的颜色,让这些鱼儿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我们这里的鱼都是订单销售,只要养出来,销路上不发愁。”刘全洲说。
为提高经济效益,刘全洲在改进养殖方法上没少下工夫。过去,所有观赏鱼苗都由外地引进;如今,他尝试自己培育,提高繁育技术和经济效益。过去都是鱼塘简单放养,如今开始探索立体流动养殖模式,提高每立方米的养殖量,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刘全洲说,“多动脑筋就能有财路,干事业偷懒可不行。”
新闻推荐
李亚南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