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六七点钟从家门出来,总能碰到本院居住的新老熟人。他们向我打招呼时,大都是问我:“上班去?”我点点头答道:“对,上班去。”这里面,有的上了年岁或者是不太熟悉的人还认为我没退,是一声司空见惯的招呼;有的人则明知道我已经从岗位上下来了还这样问,那是一种善意、幽默的调侃,双方报以轻松的笑意擦肩而过。他们知道,我是去离家一千多米远的南面小店开门的。
结束两年多的合肥编志工作之后,便在家闲置起来。除了每月一次的评报,其余的时间都在店里打发了。妻子早上要去工人村送孙女上学。她出门之后,我先是烧壶开水,再是晾晒洗衣机里的衣服,然后扫扫院子并把狗喂了,也随即离开了家。去小店的路径有四条。主要看时间早晚而定。时间早了,就从卫生防疫站南端的巷子、老一中东侧的淮海南路和南关菜市街的运粮河路绕道,主要是为了锻炼锻炼身子骨。时间晚了,便从小区门口沿西昌南路前行,直奔小店。无论从哪条路走,在路上我必须要做的事情有两件。
一是吃早点。四条路线沿街的早点几乎让我吃个遍。我最喜欢吃的,也是我去得最多的早点有“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花墙牛肉汤”和素有中华名吃称号的“三义春羊汤”等。并不是天天吃哪一家,而是轮换着吃,主要是根据当天的胃口而定。时间长了,各早点的老板都认识了我。虽然价格上一般不会给予优惠,但明显地感觉分量是足够足够的了。这实际上也就等于了优惠。有时在吃早点时,总能碰见熟人。起初都是他们抢着替我付款。虽然钱不多,五块六块的,最多的也就是十块钱左右,但我却感到很不好意思。人家又不欠你的什么,凭什么替你付款?所以,后来我干脆先交钱后吃饭。等熟人见了要替我垫钱时,我说我已经给过了。心理自然也就平衡了一些。当然,也有我替人家付饭钱的时候,付过之后,我心里尤为舒畅。人世间,你帮我,我帮你,不在于大事小事,只要心意到了,力所能及了,那就会受到人家的理解和感激。
另一是买菜。小店的楼上有厨房。锅碗瓢勺,油盐酱醋,一应俱全。为了节省时间,让营业时间最大化,每天的午饭晚饭都在店里吃。饭都是由我来做。我做的饭起码符合我的口味,自然是乐此不疲。今天的两顿饭怎么做,头天晚上睡在床上便考虑好了,所以买菜都有明确的目标性,从菜市街经过,按需所购,直截了当完事,从不闲逛。
菜市和小店一样,也是社会的窗口,各色人等都有。我买的菜都是估摸着正好够吃一顿的,可有的卖菜者硬是要再加上一些,说是凑个整钱,省得找钱了。我并不领他的情,你就是送给我,我吃不完岂不是浪费了。所以我气呼呼地坚持不让他硬加分量,惹得他不高兴,我也生了一肚子气。一次,我想买一种新品种的糕点尝尝,糕点很小,比古字钱稍大一些,一块钱两个。我嫌贵,说不买了。谁知当我离开不几步远时,卖糕点的小伙子竟甩出一句相当噎人的话来:“一块钱能给你几个?给你100!”,我听了真是生气,但还是忍了,没回来跟他理论,别耽误了我开店门的时间。再说,人上了几岁年纪,便不想跟不礼貌之人一般见识了,没意思!还有一次,我买了五块钱的猪肉忘记拿了,但当我回去找那摊主时,她竟不认账了。这次还好,我并不生气。你说你忘拿了,她说你拿走了,没有任何证据。扯皮的事情说不清道不白,只有自己干吃哑巴亏吧。
还有卖菜者相互不良竞争的现象,着实让我看不惯。那天我蹲下身子正在买一位七十多岁老太太面前的乡间野菜,扎好一把一把的,一块钱两把。我刚要付钱,旁边比这老太太也小不了几岁的老妇人,拿出三把同样的野菜在我面前晃荡,说“我的一块钱三把,比她的便宜!”这叫什么话?这不是明显地抢人家的生意吗!我向她投去鄙夷的眼光,毅然地买了那位“一块钱两把”老太太的野菜。对于我来说,两把便足够中午凉调一碗下酒菜的了……
新闻推荐
6月1日,南昌铁路局福州动车段配属的一辆CRH380A动车组经过福州境内的跨西岭互通特大桥。当日零时起,合福高铁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这条铁路进入正式通车前的倒计时。届...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