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颍州区富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红薯种植基地,当地留守妇女为刚种下的红薯苗封土保墒。
本报记者穆可亮 摄
4月30日上午,艳阳高照,晴空无云。记者来到颍州区三十里铺镇龙王村,只见村头的田地平坦开阔——村路南侧,连片的小麦绿意油油,长势茁壮;村路北侧,一垄垄归置整齐的土地里,棵棵红薯苗迎风站立。十多位中老年妇女正三五一组,在红薯地里忙着田管。
“这一百多亩春红薯苗是昨天刚种下的,今天田管的主要任务是封土保墒。你看,红薯苗抬起头的,说明已经成活了。”见有记者来访,红薯基地的主人、富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琨忙迎上来介绍。连琨看上去四十多岁,衣着时尚、面容姣好,不像是传统庄稼人的模样。
原来,连琨是颍州区人,以前在东北做石油生意,2012年才返乡创业,成立富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2000余亩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别看连琨多年在大城市生活、做生意,可说起农业生产来却头头是道,非常熟悉。返乡创业后,她从农产品种植起步,逐步发展到养殖、“三粉”加工、苗木种植等多个领域。
规模种红薯 加工“三粉”销路广
在富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红薯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据连琨介绍,目前合作社的红薯种植实行春、夏两季,累计种植面积1300亩。为确保红薯稳质高产,她从外地购进了一代脱毒红薯,种植后效果较好,春红薯亩产八九千斤,麦茬红薯亩产可达1万多斤。
说起红薯的销路,连琨介绍说,“我们种植的红薯大部分是淀粉薯。虽然产量高,但还不够我们自己用的。”原来,连琨成立了富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用自家的红薯发展“三粉”加工,产品有粉丝、宽粉、紫薯粉丝等几大类,远销上海、天津、合肥等地市场,广受餐饮企业青睐。为保证原料充足,她还联系了附近几家种植合作社,一起种植红薯。
“今年,我预投资金1.1亿元,在颍州经济开发区建设熙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企业规划已经通过论证和评审,年底前可投产,达产后可日产‘三粉\’产品8吨左右。”连琨表示,种植红薯用工较多,特别是起红薯时要机械、人工一起上,最多时可用工200多人,都是附近的闲散劳动力。“等‘三粉\’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后,能帮助更多的本地人就近就业。”
合理轮作有成效 多元发展效益高
规模化种植,效益是关键。这一点,在富琨农产品种植合作社表现得尤为明显。
“你看,这季春红薯种下之前,地里种的是大棚蔬菜,有茄子、瓠子等品种。等这季子春红薯收获后,我计划试种药物油牡丹。”连琨介绍说,夏红薯种植方面,则可以和小麦、烟叶等轮番种植。提起烟叶种植,连琨表示,目前种植面积有300多亩,加工生产的成品烟叶,已成为国家烟草部门的长期订单产品。
“由于采取多番轮作种植模式,既让作物不重茬,解决了营养问题,又使土地不空闲,发挥出更大效益。”连琨表示,为确保农作物种植品质,平时都施用有机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则使用烟叶水,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肥料均产是自产,节省了不少费用。多措并举之下,合作社的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亩均收益达到6000元。
除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外,实行轮番种植,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连琨还实施多元化经营,相继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旺斐家庭农场等,养殖生猪、龙虾等,还将引进优质山羊品种;种植栾树等品种,过两天,即将种下一批枣树……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2014年,富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88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4800万元。虽然事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连琨并没有满足。在她的规划中,将依托现有种养基地开办农家乐、发展休闲生态旅游,在事业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郭晓林)10月12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卢仕仁在阜会见了广发银行合肥分行行长王家铭一行,双方就广发银行在阜开设分支机构、建立融资平台、深化金融项目对接等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