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挖掘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以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旅游要从城市转向乡村,积极打造西北片区乡村旅游新高地”;“城隍庙、逍遥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等景点要精细化打造,锻造一批国际品牌”……在近期召开的庐区智库·文化旅游专家组座谈会暨文化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一段段高屋建瓴的见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诤言,一条条务实具体的建议,现场“头脑风暴”激荡,“智慧火花”四射。与会专家学者畅谈庐阳的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李云胜(《合肥晚报》最合肥栏目主编):挖掘历史资源做好品牌推广
做了好的项目,后期的推介工作非常重要。李云胜表示,要把项目用文史“包装”起来。合肥晚报与三十岗乡合作比较多,从桃蹊农场到三国新城遗址公园……通过挖掘历史,产生经济效益,不光用纸媒,还要做app,要在推介过程中通过传统媒体和新技术的融合,加强策划规划和宣传推介。新媒体在一直更新,但是内容是一直存在的,实时利用最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
智库的成立特别好,专家们拥有的资源会给庐阳区带来更多的信息,能够帮庐阳区抓住机遇,提升发展品质。
陈浩(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都市乡村各显旅游特色
当前经济水平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严峻,城市市民对生态旅游需求愈发迫切。
在都市旅游方面,要依托文化元素,通过逍遥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等文化景区来展现,通过三孝口、百花井、四牌楼等文化节点来追溯城市记忆,通过节庆、论坛等文化活动来丰富旅游特色。南淝河边能否通过优美的灯光,打造出浪漫的休闲景区,为合肥营造出一段不一样的夜生活环境。
在乡村旅游方面,打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同时采用郊野环境主题公园模式,参照外地的优秀经验,配套室外的体验性儿童游乐设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要注意在景点融入历史文化,在建筑、景区以及一些小细节上体现历史文化元素。
袁曾(中国国际旅行社安徽区总经理):做大规模体现国际性
作为企业人和旅游从业者,深刻感受到合肥市及庐阳区历史十分厚重,但旅游元素比较散,让旅行社在组织旅游产品时较为困惑。
我认为,发掘庐阳的三国文化对于提升当地的旅游品质非常关键,同时要配合全市旅游产业规划,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配备不同特色的元素,做靓一张张旅游名片,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比如针对李鸿章故居,可将景区规模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游客能停留地久一些。
三国新城遗址公园要进一步保存和发扬其历史元素,采取多种吸引人的方式,让游客到了这个公园来能对这段历史产生兴趣,对这片景区感兴趣。庐阳区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发展“文化街”,尤其要体现街区文化的国际性。做好宣传营销,在电视等媒体上系统地推出三国专栏节目,把庐阳的三国文化元素“炒起来”。
吴浩(省旅游局巡视员、著名专家):找准庐阳旅游“第一”和“唯一”
合肥旅游业需求旺盛,供给严重不足,需要大量的休闲度假景区。既然我们有这么旺盛的需求,那么发展旅游业一定有“销路”。
庐阳区要刮起来旅游的“西北风”,振兴西北片区。为此建议要找准“第一”和“唯一”的“双一”。要找准文化历史,打造特色景区,把旅游“立”起来,打造出更多“可看的、可赏的、可玩的”之处。要立足高点,以更高的视野打造国际化景区,国际化的必然是本土游客和外地游客都喜爱的。要深挖内涵、全新策划,结合城市和乡村的实际特点,老城区的遗迹要“定点恢复”,郊外旅游要“历史再现”,高标准建设、顶级化设计,打造旅游大项目。
·杨璨 黄铮·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杏林街道位于该街道上城社区的社区食堂开业了。开业当天,该街道邀请了辖区40多位老人前来免费试餐,就饭菜口味、服务质量等广泛征求意见。据了解,作为合肥北部城区第一家社区...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