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峰·
沙龙文化,源自于欧洲,它是文化人士的一种聚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有一批知识分子从欧洲游学归来,因着共同的文化认知度和相同的文化理念,不约而同走在了一起。他们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创办文学刊物、举行各种聚会,使当时的文化环境再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成为中国早期沙龙文化的代表。
这一批京派文学沙龙中,以位于北总布胡同的“太太的客厅”最为著名。沙龙主人林徽因聪慧秀雅,建筑学家的身份外,还是京派文学群落里的一位重要作家,其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
林徽因交游广阔,热情好客,她的家便成为了京派文人雅士的一个重要聚会场所,形成了现代文学、文化史上著名的“太太的客厅”沙龙。
除此之外,以周作人为核心,废名、俞平伯、江绍原、沈启无等人为成员,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苦雨斋文学群落。
京派沙龙各具特色,其举办的目的、趣味、参与人员、活动的主要内容等也不尽相同。“太太的客厅”参与者多具留洋背景,大多切身地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其活动内容主要交流、切磋各种文学问题,交流方式上,偏重知识与智慧。周作人苦雨斋群落较具传统色彩,人员交游较重心灵契合与趣味的重叠,其感兴趣的也多为“清冷之学”。还有朱光潜主持的“读诗会”,朗诵诗与探讨诗歌问题为主,参与人员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京派成员。另外,《大公报》组织的来今雨轩茶会与丰泽园聚餐会,主要是为编辑与作者、作者与作者间的交流、增进感情而举办,话题也大致以文学与写作为主;参与者亦多为京派学者、作家。
京派文学的创作,代表当时北京文学创作的水准与成就。因此,他们所举办的沙龙,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在忙碌和浮躁的时候,人们更渴望精神的归宿,渴望能有一方艺术世界,完成一次又一次精神的自我超越,这也是所有沙龙客人们的初衷吧。
沙龙的价值,不在于参与者多少,关键在于它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在于参与者变现出来的一种性格。合肥还有这么多文艺沙龙,大开眼界,好事。
新闻推荐
端午佳节,粽香意糯,醇绿情绵。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为您精心准备了香粽礼盒。醇香苇叶包起的款款香粽入口润滑细腻,柔软粘糯,齿颊留香。袅袅粽香迎风入鼻,沁人心脾,带来浓浓心意,是您馈赠亲友或商业伙伴的...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