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互联网+”思维迅速渗透至各行各业,并且正日益改造及影响着它们的发展模式,当互联网与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相碰撞时,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7月21日上午,合肥市互联网+大健康产业论坛活动在我区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旨在为这一问题找寻答案,并借助这一“窗口”宣传、推介庐阳,展示“创新庐阳、品质庐阳、生态庐阳、幸福庐阳”建设的良好形象。
省卫计委副主任高俊文,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文涛出席论坛并讲话;区委书记吴劲致辞;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主持论坛;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虞基浩,区政协主席谭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仲生,副区长王翠英等出席论坛。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起飞开始了,今后10年是健康行业大发展和大变化的时期,充满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面临许多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全健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和新的发展机会,避免大家一窝蜂和赚快钱。”、“台湾医疗产业的发展史分别由公共卫生期 (1945-1970)、医疗体系发展期(1971-1994)、医疗产业整合期 (1995-2015)三个主要时期组成,医疗健康产业已发展近70年,健保也已20年,整体产业经验完整。两岸同文同种,发展历程大同小异,台湾经验,可为大陆发展借镜。”、“根据政府规划,到202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十年将是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作为健康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前景。”
论坛现场,中欧商学院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带来的《健康行业政策和创新动态》、台湾大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欧台湾校友会会长欧淑芳带来的《台湾医疗产业的过去、现况与未来展望》以及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带来的《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三篇主题演讲,围绕政府、市场、社会、医疗机构各自的角色、作用及如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携手共同打造国际性大健康管理和服务平台,探讨庐阳区及合肥市大健康产业管理政策和策略、战略和布局、模式和路径、手段和方法以及健康相关大数据的管理和价值挖掘等话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对于这些丰富且含金量颇高的演讲内容,台下观众或拍照留存,或提笔记录,分享专家带来的真知灼见。
眼下,我区正按照“1341”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创业促进转型升级,以庐阳工业区为载体,以中科大校友企业创新产业园、中辰·创富工坊、工投·创智天地等十大产业园的建设和招商为契机,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打造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这其中,大力发展融合大健康理念、大健康产业、大健康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体系,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庐阳工业区主要负责人所做的《发展大健康产业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演讲,向与会嘉宾全面展示了庐阳工业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配套设施、人才优势、产业聚集、创新创业的情况,尤其是这里已初步形成的涵盖互联网医疗、医疗设备、医疗检测设备、医疗检测服务、医疗仿生、医药连锁、医疗服务、生物保健、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大健康产业链雏形,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
随后进行的圆桌论坛环节,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医疗企业代表等与会嘉宾,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如何加快庐阳区及合肥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健康产业园如何建设等话题进行了对话探讨,并与现场企业家、新闻媒体记者等进行了深度互动。
我区一方面医疗卫生优质资源集聚,另一方面正在全力拥抱‘互联网+’,在此背景下举办的这次论坛,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区乃至全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资源,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为健康服务业更好地“开花结果”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我区正在探索实践“互联网+园”的概念和方式,通过平台集聚、整合资源,实现产业园区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各种资源之间的互通互联、协同发展,并配套相应的优惠政策,矢志建立适合庐阳自身、错位发展的“互联网+”创新基地,“互联网+大健康”无疑是其中的一招“先手棋”。
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我区将从财政支持、产业基金、融资平台、房租补贴、科技奖励、项目服务等多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庐阳工业区管委会也出台了配套政策,成立了专职部门,确保政策落到企业、项目。
此次论坛由省卫计委、市政府指导,庐阳区政府、市卫计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招商局、市产业控股投资集团等单位主办,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医学技术协会、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协办。 (陈晨 胡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26日-27日,区委书记吴劲,区领导洪书霞、钱江一行赴浙江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区委宣传部、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在杭州市,考察组先后来到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白马湖生态...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