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秀娟/文欧恺/图)“我国正考虑新建一条从上海经合肥、武汉至成都的沿江高铁,该项目建设立项已被提上日程。”昨日,这一消息被很多人转发,大家都很期待能坐上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到成都。不过,记者从省铁建办获悉,相关省份确实提出这条铁路的建设意向,但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未列入正在讨论中的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草稿中。
据悉,关于建设沿江高铁的讨论,已持续了约一年时间。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方面就提到,形成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连通南北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
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安徽等多个相关省份都对沪汉蓉沿江高铁提出建设意向,目前也开始在研究规划,争取能尽早纳入国家铁路建设规划中。“目前正在讨论的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草稿中还没有这个项目,长达2000公里的高铁项目巨大,从提出规划到落实到建设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设想中沪汉蓉沿江高铁
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等城市,终点在成都,串联长江沿线22个城市,全程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修建。因和沪汉蓉铁路走向基本接近,也称“沪汉蓉高铁复线”。若按每小时300公里的实际运营速度,合肥到重庆和成都将分别缩至5个和6个多小时。
使用中沪汉蓉快速铁路
自西向东,穿越成都、重庆、合肥等城市抵达上海,全长1985公里。因各段设计时速差别大,无法保持全程高速,问题日益凸显。以合肥到成都为例,两地相距1500公里,乘动车至少需11个小时,平均时速只有130多公里。
[短评]两地互补性近习同
一条古道,将皖赣两地紧紧连在一起,已连了一千多年。两地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互补,在文化上也潜移默化,性近习同。徽饶古道的另一头,为江西浮梁。唐时,浮梁即是一个较大的茶叶集散地,古徽州出产的茶叶,向西多流向此地。不仅是茶,史料记载,景德镇当地的瓷土,到宋时就已差不多烧完,徽州祁门一带的高岭土,质量好,运输方便,成为景窑的首选瓷土,这些瓷土,也即由此条古道输入。而徽州也依靠景德镇特殊的地理位置,来实现生产生活资料的进出。
这种经济上的依赖和互助,促进了两地文化上的更深层次交融。两地民间不仅通婚的多,连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都深受影响,只不过徽文化“重官不轻商”,而赣文化里,学而优则仕。许是这样的差别,使得两地虽然走得很近,但也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色。
鄣源村方氏宗祠前的棋杆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崔璐 马翔宇 陶伟)现在想在传销组织里混下去,不仅要交钱发展下线,还要定期参加“月考”接受组织考验。“如何准确抓到新人的心理?”“新人来了之后认为是传销,不想继续怎么办?”这是记者昨日在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