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桂花清香压九秋□刘绍义

来源:拂晓报 2015-09-30 16:24   https://www.yybnet.net/

自古以来,桂花就是秋天的象征,也可以说是到了无桂不秋的地步。特别是中秋前后,银蟾秋皎,波光醉人,金风送爽,桂花十里飘香,沁人心脾。无论是赞其“虽无艳色惊群木,却有清香压九秋”,还是赞其“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都一点也不为过。

我国自古就是桂花的故乡,桂花栽培的历史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其上有桂”的记载了;爱国诗人屈原的《九歌》中也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还有汉代东方朔的《七谏》也有“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的描写。这些至少说明,我国在秦汉时期,桂花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时至今日,人们对桂花的喜爱程度,依然不减当年,杭州、桂林、合肥等城市将桂花作为市花就是一个明证。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 就多次写到桂花。作为观赏花卉,在第五回和三十七回都曾写到。宝玉又去开了“副册”的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秋纹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作为食品或药物,在三十四回中也曾经写过,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犀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

这里的“木犀清露”就是桂花蒸馏的香液,中医上具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作用。在清朝,“木犀清露”和“玫瑰清露”都是江南贡品,所以王夫人说“那是进上的”。“木犀”是桂花的别名,北京人菜名“木犀肉”、“木犀汤”等,都是源于此。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云:“木犀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湖南人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

不过,桂花确实没有多少“艳色惊群木”,相反,桂花还很难入画,记忆中,只见过宋省予的《桂花酒》和吴昌硕的桂花,吴昌硕的一首题桂诗至今还能背得出来:“月中老桂枝轮囷,丹光碧叶寿万春。偶然写出不能似,应使嫦娥冷笑人。”

桂花入画少的原因,是因为桂树叶茂干粗,但花型又小又碎,无论功夫多深都难以画得传神,所以翰墨中的桂花多以枝叶相衬,才能耐得品嚼,韵味无穷。吴昌硕的桂花大多都是这样。但诗歌就不同了,桂花之态,桂花之香,甚至桂花之落姿,都能让诗人心旷神怡,激情难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把我们带到一个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自古以来,桂花总与中秋的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中秋的月亮必然想到桂花,说到桂花又一定想起中秋的月亮。王维当然也难以免俗。

“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传说桂花的种子就来源于月宫中那棵桂树,桂花那悠远的香气,也像是从天上那不落尘埃的明月中飘过来似的。这些传说又给桂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桂花的秋香也让古代的秋试有了美名,“蟾宫折桂”就是金榜题名,恭贺考中的。此典出自《晋书》郗诜的故事。“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清人思无主人《咏桂》诗:“繁条细蕊无心折,欲折还须第一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桂花的传奇还反映在那迷人的落花上。杜牧《金谷园》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清风拂过,暗香浮动,那悠悠飘落的桂花宛如夜空中的繁星那样静美,那样璀璨……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香依然,魂如故。

新闻推荐

安徽:伤残津贴每人每月最高增290元

新华社合肥11月25日专电(记者  陈诺  姜刚)记者日前从安徽省人社厅了解到,安徽省近日发出调整工伤保险有关待遇的文件,其中规定一级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合肥:敬茶表感恩2015-11-26 21:38
猜你喜欢:
评论:(桂花清香压九秋□刘绍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