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在全国应该是走在前列,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和运用,显示出了均衡、适用的特点。”这是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2013年来到蜀山区,深入调研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一线的发展和运用情况时,给予该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度评价。多年来,蜀山区始终坚持“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教育教学技术相融合,以信息化教学机制建设和应用培训为保障,带动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区域层面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有序健康发展,推动了区域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独具魅力的“蜀山现象”正闪耀在江淮大地。
试点先行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探索创新之路
据了解,蜀山区于200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校校通工程,2001年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该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师生信息化素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近三年,蜀山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逾7000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软件配置。目前,该区所有学校班级均实现了“班班通”,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1:1。
在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历程中,蜀山区以积极争取各级信息化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区级试点工作,构建国、省、市、区4级试点体系,形成信息化试点的“蜀山模式”,引领全区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 2014年6月,蜀山区出台了《蜀山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以此为蓝本,在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基础上,启动区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全区统一规划推进,各校结合实际校情,在区级统一部署基础上开展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2014年底,蜀山区启动首批试点工作,辖区学校积极撰写试点申报方案,经专家论证、区域统筹,最终确定首批11个单位进行试点(其中中小学10所、幼儿园1所),内容共涉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数字化行政管理”、“人人通”、“网络结对教研”、“电子书包”等教育管理、教学、资源等方面,为全区教育信息化推进积累经验。
为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科学发展,蜀山区教体局重拳出击,确保试点工作有效推进。一是成立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教体局局长担任总召集人,分管教育信息化、教研、培训等领导为召集人,办公室、基教科、财审科、组人科、督导室、教研室、电教馆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和部分学校校长为成员,定期研究部署全区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解决全区教育信息化试点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试点工作稳步、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出台《蜀山区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考评方案》,区教体局将成立考评专家组,对试点单位进行抽查和中期评估,从组织与管理机制、基础环境建设与应用、试点整体推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及时对试点单位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区教体局在学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上均有所保障。全区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有利地保障了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试点工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工程,对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各试点单位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模式、好做法、好经验,并逐级报区教体局;区教体局通过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从而引领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课题引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寻求健康之路
为寻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健康之路,蜀山区教体局以高端前沿的国家级课题为引领,不断开拓创新。“十二五”期间,蜀山区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被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立项批准为“数字化学习‘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全区34所中小学作为子课题项目学校参与了研究工作。如今,这一国家课题结题评估汇报会顺利结题,并形成一系列成果区域共享。
记者了解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区教体局成立了以刘小松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课题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区课题研究督察制度,加强过程性督查管理,做好课题研究的实施指导和督查工作,分阶段了解学校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依托东北师范大学理想技术学院、合肥学院等高校的科研指导优势,对子课题学校研究进展问诊把脉,对子课题实际研究过程提炼提升,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互补中提高课题的层次和水平。同时,该区强化专家指导组在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中的作用,成立了由专兼职教研员、电教员、学校教科研骨干组成的专家指导组。按课题的研究方向组建三个子课题指导组,针对性地开展课题指导与管理。“领导关注、高校支持、专家引领”三管齐下的课题推进策略,保障了课题研究动力持续,方向不偏,过程有效,为其他区域性研究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借鉴。
研究过程即是学习过程。蜀山区注重在课题进展的各个阶段,安排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学习活动。以“研究、培训、展示”三位一体不断循环的学习机制,使课题组成员吸纳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享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和方法,推动了信息技术研究向纵深发展。为促进各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课题组采取指导组成员与课题校之间“个别指导、QQ组讨论、集中交流”齐头并进的三维课题指导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和传统指导形式的限制,提高了课题指导效益。
“十二五”期间蜀山区紧盯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引进先进理念和设备,加大研究力度,《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吸引了该区34所学校参与,范围之广属历年之最。34个子课题学校,在研究的选题、过程中,形成了“关注区情、联系校情、重在课堂”并驾齐驱的三结合课题研究路径。该区还专心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与区域性日常教研、校本教研实施捆绑,形成了“聚焦课堂实践、教学新秀评选、基本功大赛”三年一循环的技术应用蜀山特色品牌教研活动。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应用延展到区域性教研管理层面。蜀山区各学科教研员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建立了全区教学管理群、教研员群,建立了蜀山教研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三个技术应用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教研活动,立足课堂实践,积极探索和创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为全面推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蜀山区教体局连续三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同时组织参加2012、2013、2014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大赛中,成绩优异,并连续荣获“优秀组织奖”。区域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水平凸显“蜀山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课题研究期间,蜀山区委区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积极创设教育信息化的校园环境,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此外,蜀山区教体局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2015年3月,蜀山区6所申报学校全部被评为“合肥市数字化校园”,数量及通过率均领跑合肥市。
结对交流 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开拓均衡之路
蜀山区在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同时,还不断开拓均衡发展之路。该区于2013年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走在了全省前列。蜀山区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校际交流,有力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区有4所学校参与长三角网络结对活动,13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网上结对学校,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均衡发展之路。
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蜀山区13所学校加入市级网上结对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建设进程,并参与合肥市城乡网上结对教育信息资源结对共建共享,参与学校居全市各县区之首。蜀山区教体局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电教馆牵头,统筹协调,管理指导;学校围绕结对整体目标,明确结对交流合作内容,制定结对工作计划,以教学应用为导向,组织线上线下教研活动,促进学校共同健康发展,稳步推进互动教学活动。
为了加快推动网上结对交流工作,顺利开展网上课堂教学,以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按学年开展区校两级互动教学平台应用培训,让教师熟练掌握城乡结对平台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蜀山区各结对校在相互调研、磋商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共同探讨和研究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区校级交流活动。在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还开展城乡结对网上课堂同步教学,探索实现区域信息化协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每学年蜀山区都会组织召开学校结对推进会、阶段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分析结对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结对工作进行阶段梳理并撰写总结,及时反馈经验,推广普及,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蜀山区已初步架构网上结对互动教学平台,并将继续整合网络平台、优化合作细节、打造精品成果等方面循序推进网上结对工作,切实发挥平台作用,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推进区域学校均衡发展,逐步探索实现区内共建,区域合作的模式,形成蜀山网上结对互动教学平台应用的有效模式。通过开展网上结对工作,蜀山区学校逐步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优秀经验随时分享,学校发展呈现出优质学校特长更加凸显,薄弱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区域内校际发展日趋均衡的态势。
在教育专家看来,以整合、融合、统合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研究的普遍展开,呈现出教育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缤纷色彩,进而通过推广和运用已有的典型经验,结出教育均衡的丰硕成果。蜀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充分证明了这一道路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可以说,蜀山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多样性,应用研究的多元化,应用推广的多层面,为各地开展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宝贵和可供借鉴的应用经验、理性探索和发展思路。 弋云於新东王兵东师大教授主持课题中期评估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
新闻推荐
日前,在第九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中,合肥48中何军成老师在区、市级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不负众望,荣获一等奖。何军成老师的参赛课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其教学过程的精...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