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包公镇杨宋村便民服务大厅内格外热闹,一拨又一拨的村民不停涌进来,一打听,他们都是来缴纳新农合筹资保险费的。
记者在现场遇到特意从城里赶回来缴纳医保的村民杨庆国。老人说,最初合作医疗在农村推行时,村干部上门磨破嘴皮来收钱,他是一百个不情愿。但几年下来,自己没少享受到民生工程新农合的好处,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尽管这次的自缴费用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20,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缴上:“120元买了一份保障,一份安心,这个钱花得值。去年咱村一个老同志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参加新农合,当年他生病,花了1万多元,由于没有参保,一分钱都报销不掉,听村里人说,他如果购买保险,至少能报将近7000元,一个疏忽就浪费这么多钱,所以我今年一听讲开始买保险,就立马从合肥赶回家购买,这可马虎不得。”
包公镇自11月上旬启动新农合筹资工作以来,镇村干部立即行动,通过悬挂条幅、社区广播播报、向外出务工农民发送短信等方式加大民生工程新农合宣传力度,让农民知晓政策、理解政策、受惠于政策,并通过在各村(社区)定点办公及组织村民组长入户现场办公等方式进行筹资,为村民参合缴费提供便利。“虽然今年新农合个人筹资较去年提高了20元,但中央、省、县财政补助、住院补偿标准、住院最高补偿额也相应提高,农民筹资热情自然很高。”杨宋村支部书记陈菊华介绍说,“老百姓参加新农合不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实现花小钱买大保障的目的,同时也让许多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有病及时治疗就医的好习惯,避免以前群众‘小病挨,大病抬\’的悲剧发生。”
截至目前,该镇共收缴参合资金560万元,部分村(社区)参合率相比去年已超过100%,各村(社区)目前正在进行新农合筹资扫尾工作。
(黄燕飞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文/图)
新闻推荐
11月30日,合肥市中心血站的献血车一大早就开到包公镇政府院内。虽然还有点阴冷,但丝毫阻挡不了该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现场火热的气氛融化了初冬的丝丝凉意。填表、测...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