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夜深人静,当人们酣睡之时,有一群人正承受着内心的煎熬,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准备实施酝酿已久的轻生计划。这其中,很多人并不想离开这个世界,试图寻找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去年11月,我国首条生命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小时”来到安徽。一年来,4001619995生命热线已经接通了5000多次,为准备自杀者和有心理需求的人群带来了希望。
“从时间上来看,白天电话不是很多,来电主要集中在晚上10:00到次日凌晨4:00。”记者在合肥市区某写字楼里,见到了正在值班的接线员李华(化名),她守在电话机前翻看前一天的值班记录,里面记录的都是“高危”电话。
记者了解到,在一周当中,周三和周五为来电高峰期,其中重度与急迫性危机等级的电话也相对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喜欢隐忍的男性,成了电话的主要倾诉者。他们的问题,多是工作压力与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焦虑。女性的话题,总绕不开婚姻、家庭与孩子。
“从我们统计的情况来看,男性来电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女性,并且有上升的趋势。”安徽“希望24小时热线”负责人张斗木分析,男性在社会中往往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他们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选择放在心里。
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来电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我们的统计,来电者中以青年人最多,其中青少年的比例占到了30%左右,他们中很多都是在校学生。”张斗木告诉记者,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障碍以及家庭方面的因素。
“学生一般会在星期六早晨打来电话,主要是初二至高二学龄段的学生,他们主要反映的是学习方面的压力。”李华说,在她接到的电话当中,年龄最小的来电者才7岁,刚刚上小学二年级。“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打来电话,说妈妈天天让他做作业,他很烦。”在接到学生的电话时,李华都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尽力消除潜在的危机。
据悉,除了学习上带来的压力之外,家庭因素也是青少年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叶晓)
新闻推荐
新闻:老师该不该收学生和家长的红包?回答一定是一致的:当然不该!那师生、家长微信群里发的几毛几块的微信红包,老师又该不该抢呢?记者采访了成都多所高校的教授、中小学老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