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1月1日起,省城将执行阶梯气价,第一阶梯单价2.4元,比现行气价上涨0.07元。相比10月26日公布的听证会方案,最终执行方案最大变化在于对第二阶梯单价和气量的“放宽”。听证会现场的焦点和本报读者在“价改热线”中呼声最强烈的:“提高气量基数、照顾使用清洁能源的燃气采暖用户”的建议,最终兑现为:第二阶梯单价的降低和气量基数的增加。
[定价][解读]第二阶梯提高气量降低价格
“暖气开三个月,1000多立方就没了。”听证会方案公布后,对360立方米第一阶梯、1080立方米第二阶梯的基础气量,市民普遍反映“不够用。”本报也在意见征询期内开通热线,绝大多数安装了燃气采暖的用户反映格外强烈。
11月10日的听证会现场,大多数代表也建议充分考虑燃气取暖用户的负担,扩大气量基数、降低价格水平。
合肥市物价局最终在采取“方案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第二阶梯价格比由1.2倍调整为1.1倍,即第二阶梯价格由2.88元/立方米调整为2.64元/立方米,第二阶梯用气量基数由1080立方米调整到1680立方米。”该局副局长王磊介绍,“全市安装燃气取暖的用户有近6万户,1080的用气量只能覆盖其中的75.8%,调整后1680可覆盖90%。”
听证会现场曾有代表建议:为小锅炉用户单列标准,这一提议最终未能兑现。
■答疑
IC卡买气量用户今充值仍享现有气价
安徽商报:省城居民用气价格与国际气价是否会有联动机制?
王磊:合肥市的居民天然气来源主要来自于新疆天然气和四川天然气,并未和国际燃气价格形成挂钩,因此国际燃气价格的变动并不会和省城居民气价产生直接影响。
但从2012年起执行的气价联动机制仍会执行,具体天然气到户销售价格调整单价为:上游天然气综合调整(±)差价÷(1-输差率),输差率就是气损率,由省物价局来定,目前为6%。这也就意味着,西气东输气价涨价1毛,省城居民可能要花1毛多;如果下跌1毛,则省城居民气价降幅超过1毛。
安徽商报:现有的IC卡用户在阶梯气价后如何计费扣款?
王磊: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原则上每年1月至12月抄表期为一个结算周期。普通机械表的用户、充值IC卡表用户,按实际使用量执行阶梯气价;购买量的IC卡表用户,按购气量执行阶梯气价。目前95%左右的天然气用户为抄表,在IC卡用户中购买量的用户偏多,这也就意味着,充值购买气量在明年1月1日前充值购买,将按照现行气价送气。
安徽商报:会否像阶梯电价一样,为居民提供用量的短信提示服务?
王磊:价改后,燃气部门也将考虑利用信息手段对家庭用气量进行短信提醒。
■算账
采暖哪种划算?集中供热最省
实行阶梯气价后,对于现有近6万户燃气锅炉的家庭而言,无疑要多掏用气费用。综合比较下来,今后究竟使用何种方式采暖更实惠?记者请物价局副局长王磊算了笔账。
比较的前提标准统一为: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合肥地区每平米耗热量为0.048kw/h;日采暖时间按24小时、供热按 90天计算,平均每平米供热耗电103.68kwh,折合88871.39大卡。
●天然气:冬季供热季每平方米消耗天然气10.58立方米,按天然气现价第二档均价2.64元计算,供热季每平方米采暖费用为27.93元。
●集中供热:按面积计费每供热季每平方米21.5元;按计量表计费,实行两部制热价,基本热价9.5元/平方米,流量价格0.15元/kwh,供热季每平方米采暖费用25.05元。
●电空调:其中一个月增加电辅热,热电转换效率按270%计算,耗电量38.4kwh,用电统一按第2档、第3档各占50%的平时电价加权计算,平均电价0.7403元/kwh,供热季每平方米采暖费用28.43元。 张沛/文余红霞/图
新闻推荐
2016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进入新年,一些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政策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这些政策有的是国家层面发布,有的是安徽省发布,也有的是合肥市新政,大到“全面二孩”放开,小到气调价等等。...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