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区文化局获悉,在今年的“安徽省书香之乡”评选中,我区三十岗乡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称号的单位。这里的书香气息有多浓?近日,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探访。
三十岗乡风景村的很多村民,如今对“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有了不同一般的理解。“农民们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并将之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力,不少人获得了成功。‘西瓜大王\’李向梅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在该村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向记者介绍道。风景村的农家书屋20平方米左右,统一制作的书柜里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图书,经过登记、分类,每本书上都有编号,类别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种植、养殖、科技、生活、保健、教育等等。其中种植、养殖、生活等方面的书籍对村民的帮助效果尤为明显。管理员介绍说,在合肥大名鼎鼎的“西瓜大王”李向梅就是在这间书屋里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种西瓜的知识,并运用在实际种植中且获得成功。现在她定期不定期都会到这里来“充电”。
在东瞿村,村民瞿贤俊是养鸡大户。曾有段时间他发现自家养的鸡长得不好,一时又找不到原因。最后他在农家书屋里找到了答案。根据书本的指点,瞿贤俊弄明白了原来是鸡舍朝向对家禽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于是就把鸡舍由原来的东西向改成了南北向,并加强了对病害的预防。如今,他的养鸡场已经小有规模。瞿贤俊还在一次农家书屋举办的座谈会上,以自己的实际体会发表了《农家书屋带我走上致富路》的演讲。
三十岗乡农家书屋竭力为农民搭建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的平台,改变了昔日农民单调的文化生活。现在,乡村里爱书、读书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或集中阅览,或借书回家研读,学政策、学法规、学技能、学为人之本、学养生之道,农家书屋真正成了该乡的“文化粮仓”。除了生产上的帮助,农家书屋对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三十岗乡负责人表示,书对农村女性的作用也大得很,比如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婆媳关系,怎样教育好孩子等等,来书屋后,妇女们发现,这些问题都能在农家书屋的书本中找到答案。
据悉,农家书屋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大工程之一,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着力解决广大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2007年,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式启动,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农家书屋”98个,已在我区农村实现全覆盖。 (杨璨 黄铮)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区商旅局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升级改造,目前城隍庙庙前区域已初现雏形,将于2016年元旦前开放通行。该街区的整体风格呈现出古朴的徽风皖韵,业态布局上文旅商融合,旨在将此...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