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集镇龙光村在绿色发展中,通过创新创业在一片荒岗和杨树林中搭建500个塑料大棚,发展香菇产业,建立了“春婷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年产香菇60万斤,现如今占领了合肥及周边几个县食用菌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该村在绿色发展中,为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农业招商,由曾在合肥一家国企任中层干部的周斌,于2011年8月辞职到龙光村建立一家“春婷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先后投资430万元,在190亩荒岗和杨树林内先后搭建和再建500个塑料大棚,为提高香菇种植质量,对春夏型和秋冬型进行分类管理合理调控气温。通过摸索和研发,香菇种植技术,先后从滁州市章广采购1800吨麻栗木屑,用比例掺兑白砂糖,自制食用菌棒,1个菌棒平均产出2斤香菇,头茬每只香菇达四两至半斤。
随着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龙光村经济实力,为优化食用菌生产的环境,村委会制定了发展香菇产业5年规划,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找准服务办法和路径,深入实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完善香菇产业园各种设施,使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今年夏季气温高,严重影响香菇的产出率,企业主和村干部组成了技术攻关创新小组,运用杨树林阴凉通风条件,在大棚上安装多层遮阳网,有效降低温度,使培育的无公害香菇出现了茁壮成长的态势。今年已产出香菇60多万斤,产值达650万元,产品已占领合肥及周边几个县食用菌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春婷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为把所在地的龙光村打造成香菇村,走出一条香菇产业发展之路。今年从龙光村招收54名村民进企业当员工,使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既赚了钱又做了田,惠及自身利益。据了解,香菇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均收入总量的增长,每人增加500元收入。该企业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农户为产业链,逐步向农户延伸,提供大棚、冷库和菌棒,并对村里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食用菌技术轮流培训,扶植和培养一批香菇种植专业户和种植能手,为美好乡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作出新贡献。(李德久本刊记者王凤莲)
新闻推荐
营造大招商大发展大建设浓厚氛围奋力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经济运行暨重大招商项目调度会耿延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1月5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经济运行暨重大招商项目调度会。县委书记耿延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良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阚延平,县政协主席干文宏,县委副书记盛...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