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媒体报道中科院怀孕女博士医院猝死的新闻让不少人开始了解“主动脉夹层”这个比较陌生的医学名词。而相对于这位不幸的女博士,来自巢湖的孟涛(化名)显然是幸运的,同样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在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及时手术后脱离危险,目前术后情况良好。据该院心外科主任崔光浩介绍,急性主动脉夹层如果不能得到立即救治,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主要发病群体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12个小时手术挽回巢湖老师性命
昨日上午,记者在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见到了刚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的孟涛。据了解,49岁的孟涛是学校的一名教师。去年12月11日,他在工作时突然感到胸口里有无法忍受的剧痛,随即散发到整个胸腔。此后,单位将他送到当地医院急救。“当时医院就怀疑他是主动脉夹层,但是医院的条件没法做手术,只能转诊来合肥。”患者妻子姜女士说,来到合肥一家大医院,医生说如不在两天内进行手术,患者死亡率将高达7成以上。“这家大医院也无法手术,建议转诊去北京。但是时间上风险太大了,患者生命危在旦夕,次日转院至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12月13日晚上11点半,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主任崔光浩和临时赶来的省外专家携手为孟涛做了手术,一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多才将手术完成。目前,孟涛已经脱离危险,术后情况良好,即将转入康复治疗。
该院近期已成功实施3例手术
崔光浩主任说,动脉血管壁分为内中外三层,主动脉夹层破裂意思就是内、中两层管壁破裂后,和外壁形成一个夹层,因此血液会从内壁破裂的缺口中渗入到夹层。“所以这种病大多数是突发性的,胸口有种撕裂般疼痛感,然后很快这种痛感会延伸到腰部、腿部。”崔光浩主任表示,突发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十分凶险,病发24小时内死亡率超过一半,“极严重情况下,心跳每跳动500下,死亡率就增加1%。”可以说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救治,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一般来说,100个突发疾病的人当中,在及时就诊情况下,能挺到手术台上的也就5个人左右。”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遇到这种突发状况是没有什么有效急救措施的,必须马上送到医院,有条件做手术的应该越快做越好。
此外,手术的风险也会相当大,所以这次救助医院从医生到护士都感觉是场生与死的较量。心外科医护人员最终顶住了压力,从死神手上将患者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已是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近期第三例成功挽救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手术。
安徽属高发地区与饮食有关
崔光浩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易发群体主要集中在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人群,冬天属于高发期。情绪过于激动、外伤,最极端的甚至一个急刹车都有可能导致破裂继而造成死亡后果。此次的患者孟涛就有4年的高血压史,这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
根据崔光浩的从医经验,安徽的确是这种突发病发病率较高的省份。这主要与大家的饮食有些关系,比如安徽地区冬天好吃咸货、腌菜、饮白酒等,这对心血管有毛病的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有的朋友血压、血脂都比较高,选择冬季食品要慎重。没有高血压症状的人生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烟酒要节制,切莫暴饮暴食、工作或玩乐到三更半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内。
新闻链接:
爱因斯坦也因该病去世
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军人、作家和政治家戴高乐还有我国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李四光,这些名人的与世长辞都因为它。
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孕期是本病的一个高发因素)。主动脉夹层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典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马翔宇
新闻推荐
1月18日,新年伊始,2016安徽省汽车行业新春联谊会暨安徽车展通气会在合肥隆重举办。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吕伟民、常务副会长蒋天赐、副会长施海生、于平、徐进、杨永波、秘书长韩震,兄弟商协会...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