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街、三孝口、四牌楼、十里庙……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的新站名将串成很有意思的“数字口诀”。 17日,合肥市规划局公布了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的最终版站点名称。安徽商报记者在最新版的轨道站名中发现,1号线有5座站点更名,2号线有3座站点更名。合肥轨道站名规划规则也基本确定。按照计划,轨道交通3、4、5号线的新站名命名工作很快也将启动。
轨道站名规则确定
合肥市规划局和地名规划编制办公室基本确定了轨道站名的规划规则。
1、选用轨道站出入口所在地已存在的地名命名,不用与当地名称无关的生造词、拼造词或华而不实的词。
2、选用具有地标性的永久性地名,不选用地名的有商场、机关单位、商品房小区、建筑物、饭店、娱乐场所等。
3、选用市民普遍熟悉的地名,不选用市民不熟悉的,又缺乏政治、文化、历史的名称。
4、选用名称的地理实体,要与车站进出口方位一致。
5、不选用商业性名称。
6、市民不欢迎的名字不用。如1号线选用当地的拆迁安置小区“兴华苑站”命名,而不是老地名“十里坟站”。
7、历史老名和当今名称并用。既有四牌楼、三孝口等老地名,也有科学大道、滨湖会展中心等新地名。
8座轨道交通站点更名
根据合肥市规划局发布的1、2号线最新站名,共有八座轨道站更名(括号内为原站名),分别是:合工大南区站(合工大站)、高王站(花园村站)、紫庐站(滨湖世纪城站)、云谷路站(宣塘站)、丙子埠站(湖南路站)、桂庄站(石莲北路站)、蜀山西站(蜀峰路站)、十里庙站(岳西新村站)。
站名要让乘客辨别方位
去年6月,合肥市规划局对该市地铁1、2号线50个轨道站点(1号线26个,2号线24个)的新名字进行公示并向社会征求。“通过参考北京、上海等城市经验,及现场查勘、走访调查及征求各区和市民意见,并经专家会审查制定,确定了两条轨道交通线的沿线各站的最终站名。”据合肥市规划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轨道交通1号线开建时,合肥市规划部门和地名规划编制办公室就开始对两条线路的站名进行了规划编制工作。“站名最重要的是实用性,要方便乘客乘车时辨别方位,不能使用可能误导乘客的名称。”
合肥轨道交通各站点在命名时还特别注意站名的文化内涵。据该负责人介绍,我们工作人员跑遍了除四牌楼、三孝口、五里墩等之外的所有站点,就是为了把合肥最有识别性的标志性建筑、风景名胜等纳入其中,从而尽量留住合肥历史文化遗产。
记者姜志远通讯员蔡桂林武家林/文欧恺/图
新闻推荐
板桥河的水质和河道两边环境问题一直被百姓“吐槽”,而未来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昨日上午,合肥市人大代表、瑶海区委副书记黄永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瑶海区下一步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将作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