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火车列车被“冠名”之后,全国铁路在广告推广上又有新动作。2016年全国铁路客票票面广告项目全面启动公开招商,共涉及17个铁路局。目前车票正面只发布文字类广告,如果招商全部成功,今年预计发售的“广告火车票”将达22亿张。目前从合肥等上铁购买的车票上,已经能看到“12306”和“95306”的广告印刷宣传语。
春运即将到来,去年年中在部分路局车票上已经“试印刷”的小广告,让车票除了“难买”更多了一个新话题。其实,铁路部门“卖广告”早已开始,12306网站上有广告位,高铁车厢里印刷品、电子屏都有广告,甚至车次号也有被冠名的。而车票广告一出现就带来不少人的抵触情绪,多是因为大家对票难买、车难坐的“指桑骂槐”。
相比于机票、景区门票等商业广告早已十分成熟的领域,火车票上打广告其实是过于滞后了。用经济效益来提高服务品质本身就是最为基本的市场规律,利用车票的黄金广告位争取招商也是一个必然的市场结果。因此,铁路部门招商不仅不该“羞答答”,反而应该将铁运各方面的商业化吸引力做到最大,否则才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目前,包括安徽在内的多个省份已经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城铁的投建、运营管理中来,表现出政府对铁路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决心。而一张车票如果能够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从而能够为铁路建设、服务注入资金,显然符合发展潮流,终究双赢。何况,中铁总那将近4万亿的负债不能改观,终究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为它买单。
所以大家担心的不应该是车票“商业化”,而是铁路部门能否彻底改变长久以来的“老大作风”,做到增收的同时还能还之于民。我们不妨让小广告先陪着列车“先飞一会”,以观后效。
当然,这就要求中铁总在搞市场改革的时候不要光顾着“昂首”向前,还要敢于与民众对视,把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和诚意拿出来。招标过程接受监督,资金的使用去向主动公开;票面设计多征求意见,做到商业、服务甚至个性美观并重,多为消费者利益考虑。
只要诚意足够,能忍受春运拥挤的民众,还能没有包容一块小广告的胸怀?
本报评论员马翔宇
新闻推荐
记者昨天从合肥民政局获悉,合肥市通过《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0年,该市将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小区配建养老用房...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