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合肥市包河区奋力实现“五个一” 挺进全国“40强”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2-22 15:14   https://www.yybnet.net/

辉煌“十二五” 从“全省第一方阵”到“全国双百强”城区

关键词1 综合实力争先进位

过去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5个百亿级”,由384.1亿元提高到718亿元,年均增长11.2%;区级财政收入由21.9亿元提高到40.1亿元,年均增长12.9%,其中地方级收入由14.7亿元提高到28.3亿元,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大关,由575.7亿元提高到1035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翻两番”,由158.7亿元提高到434亿元,年均增长18.6%。

2012年-2014年,连续三年荣膺全市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优秀责任单位。2015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2.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3亿元、引资总量4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0元。 2013年首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2015年综合实力晋级第 54位、2年跃升9个位次,投资潜力稳居第13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关键词2 城市功能优化提升

累计完成各类征迁突破1000万平方米,占全市城区总量的36%,包河大步迈进一个新中心四个新时代,滨湖中心基本建成,滨湖新区成为窗口,地铁建设快马加鞭,高铁站管理全国领先,合肥国际港效益凸显。

关键词3 生态环境独具魅力

立体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美丽包河彰显魅力。 16.8公里黄金湖岸线上成功打造东大圩、大张圩、牛角大圩三颗“绿色明珠”,大湖生态、湿地森林、草原花海、特色小镇等景观次第展开,成为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标杆和示范。

荣获六大“国字号”生态品牌:大圩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

关键词4 文化效应示范全省

深入推进“文化强区”战略,先后四次在全国全省作经验交流,“全省文化强区”地位更加巩固。全省“十大文化场馆”建设有序推进,大圩镇农民文化乐园创成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农民工文化驿站经验做法入选中宣部创新案例,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评。建成全省首个“百家训”广场,筹建“家风堂”,成功获评“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区”。创立“社区新媒体工作室”,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进社区形成 “包河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创成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区近3年文化产业投资累计完成300多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3。

关键词5 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经济领域,在全省率先推行商事登记改革,建立“政府采购网上商城”。

管理领域,率先建立区、街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创出滨湖新区“大综管”、合肥南站地区“编组委托执法”、城市“3+1”分类管理等新模式。新组建街道级方兴社区,滨湖世纪社区荣获国家级荣誉达10个。

社会领域,创成全国首个PPP社会救助模式,创新“医联体”、“医养结合”模式,实施教育集团化和学区化改革,设立全国首个“社区新媒体工作室”。

“双创”领域,突出“点线面”结合,点上引进大项目驱动,推动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一体化;线上注重垂直细分,围绕优势产业链条,形成创客集群效应;面上依托高校资源密集优势,鼓励街镇、开发区打造小而精的“双创”平台,发展“居家创客”。

关键词6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深入推进“法治包河”建设,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同志先后调研区检察院。该区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服务工作示范地区”等诸多荣誉。区三级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模式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经验在全省推广。

关键词7 善政惠民更富成效

坚持民生与发展同频共振,新增财力80%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十二五”累计投入82亿元,连续4年获评全市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杰出奖和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省级以上荣誉近200项。

住在包河、学在包河、吃在包河、游在包河成为合肥市民的优选。

关键词8 严抓党建强本固基

包河强,强在街镇,强在村居。

强化主业意识,在全市率先出台《社区(村)书记专职化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试点推进开发区非公党建。

强化勤政意识,创新建立勤政档案,成为干部绩效“身份证”。

强化问题意识,把“典型带动”作为重要抓手,打造“滨湖先锋”工程、滨湖新区区域化党建联盟、八小时之外党员先锋站等品牌工程。

谋局“十三五”

全面推进“六个率先 六大高地”建设

★形势分析

未来五年,包河仍处在省会战略发展的方向性空间,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大创业的黄金机遇期。有两大基本判断:

基本判断一:

“一个新中心四个新时代”由工程全面建设期转入功能全面释放期。

基本判断二:

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万达文旅城、合肥要素大市场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入集中收获期。

★战略定位

打造“安徽新中心”

1.目标是真正建成全国层面的安徽形象和窗口、全省层面的增长极和辐射源、全市层面的标杆和龙头。

2.合肥与南京、杭州相比,差距主要是服务业。合肥补短板,重点在包河。能否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包河任重道远。

3.核心在建设“六大中心”,重点在发展“8+X”产业;“六大中心”必须做到全省第一、全国最好之一,“8+X”产业不一定全是全省第一,但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包河发展重点。

打造“品质首善区”

1.品质是对最美、最宜居、最现代化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包河人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标志着包河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杭州是合肥对标学习的榜样,十多年来,杭州始终坚持“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城市定位,极大地推动了杭州发展,打造“品质首善区”是东向对标的直接体现。

3.“品质立区”永远在路上。从现阶段看,还存在淝河、常青、望湖等城郊接合部的环境薄弱区域,亟待改善提升。与南京、杭州等先发地区相比,差距更是显而易见,品质之路负重致远。

4.品质最终靠发展,没有持续的投入,是不可能持续提升的。要突出“产城一体”最大优势,加快打造“六大中心”,重点发展“8+X”产业,提升交通、教育、医疗、生态、商务、休闲“六大环境”。

★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实现五个一、挺进40强”

未来五年,争创1个国家级开发区,服务业增加值和社零总额跃居全省第1,GDP增速达到10%以上,财政收入增速达到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美元左右,综合实力挺进 “全国40强城区”。

★率先推进经济服务化,打造产业高地

明确大思路:按照“一个产业链规划、几个大项目引领、多个招商平台跟进、一个人才基地支撑”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人气集聚、人才汇集、内生发展的产业生态,构建投资、就业、消费、税收齐丰收的新格局。

引进大项目:坚持有实力、有品牌、有经验的“三有”项目引进标准,完善国土、规划、招商、属地、投资商“五个轮子一起转”机制,开展精准招商。

★率先推进城市品质化,打造生活高地

打造“畅通包河”:东南片区实施大连通工程,实现滨湖新区、包河经开区、高铁站片区、淝河片区互联互通;西南片区保障大枢纽建设,全力服务合肥南站南广场、城际铁路站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全区域打通微循环,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攻坚征迁安置:实施“征迁扫尾攻坚年”集中行动,制定《安置房拆建算安管实施细则》,确保安置房建得快、建得好、分得掉、管得精。

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全力推进望湖、淝河、大圩等成片综合开发。强化规划思维,探索实施“四规合一”,确保先想好、画好、算好,再干好。

★率先推进发展绿色化,打造生态高地

1.做美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早日建成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集散地、安徽地域文化展示地。

2.做好“三篇文章”,着力打造“三颗绿色明珠”。

东大圩:打造“中国最美都市乡村、国际品质生活高地”。

牛角大圩:打造“中国最美都市田园、北纬31°生态农业园”。

大张圩:侧重“林区外围开发”,放大森林效应。

★率先推进区域国际化,打造开放高地

提高经济外向度:以滨湖新区为龙头,加强国际经济交流和对外合作,面向安徽及周边地区提供国际化服务。

抓实国际化项目:打造国际社区,继续办好国际马拉松赛,全力申办2016世界铁人三项赛半程铁人赛,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加快建设金融学院、软件学院、创新学院和国际学校。

★率先推进文明示范化,打造文化高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探索实践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包河模式”。创优志愿服务品牌,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精心打造大孔祠堂“家风堂”。

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全省十大文化场馆”等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

壮大文化产业:做实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核心区建设,提升打造中国包公文化园、罍街、贡街,策划建设民国文化园,力争“十三五”时期“创5A行动计划”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打造“示范全省、闻名全国”区域融媒体。

★率先推进治理现代化,打造善治高地

建设“法治包河”:进一步强化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党委法律顾问等制度,健全中小学、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建设“共享包河”:巩固深化“医联体”、“医养结合”等基层医改成果,全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区”,提升“全省教育第一强区”美誉度和影响力。

建设“共治包河”: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力度,充分发挥三级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作用。

建设“智慧包河”:完善“八合一”的数字指挥系统,深入推动“智慧方兴”等创新建设。

年均“两位数”增长总量基本翻一番排名“跨越式”提升

新闻推荐

·新闻热评·办实事得多些细功夫

■ 张永生媒体报道,省城高新区一条新改造的道路,两三百米盲道拐了44道弯。面对市民质疑,有关部门表示,查勘后尽力改造完善。盲道为啥拐了这么多道弯?设计者的初衷是为了避开窨井盖等障碍,但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应急车道占不得2016-02-23 15:13
评论:(合肥市包河区奋力实现“五个一” 挺进全国“40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