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永礼
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街道筑牢教育阵地,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互动平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基层、结合于日常,推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年来,明光路街道先后荣获省 “文明上网示范社区”“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等称号。
亮出来——建好主阵地,搭建大舞台
国旗、长城、五角星等元素有机融合的《国家》主题雕塑,舞动的红绸带幻化出“心”和“飞鸟”形象的《社会》主题雕塑……走在合肥市瑶海区滨河路,不时有经过的市民驻足于一尊尊充满创意的核心价值观雕塑旁,凝视品读,拍照留念。 “小创意阐释大内涵,令人赏心悦目,很走心。 ”很多市民发出由衷赞叹。独具匠心的主题雕塑,是明光路街道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创新举措。
2014年底,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打造合肥市首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汇集各方思路和智慧,将核心价值观相关元素通过新颖的主题雕塑等方式融入到社区的景观之中。 “既美化了社区环境,也以贴近居民的形式传递了核心价值观。 ”明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戴武介绍,街居开拓思路,运用全新手段和方式,打造宣传教育阵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形成了一批特色亮点。
目前,明光路街道以原创性的主题雕塑、别致的文化墙,以及醒目的公益广告等形式,集中展示24字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以及低碳环保、喜迎新春等内容,构建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阵地。
【短评】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街居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值得学习借鉴。
核心价值观,重在植入内心。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就能拨动群众心弦,走心入脑,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提升境界、指导生活的活水源头。
核心价值观,重在自觉践行。要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唱主角、挑大梁,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要设计行之有效的载体,激发大家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推动人人践行。要树立价值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主题社区建设点之一的和平盛世小区,街道本着“融入式”设计的指导思想,采用邮票、群众身边典型人物等原创性素材,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将宣传内容融入建筑和景观中,通过润物无声的宣传形式,让核心价值观自然走进百姓的内心深处。
“不出远门,不用花钱,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艺术的浸染熏陶。 ”2月3日,在街道的 “时光驿站社区文化艺术馆”里,十多位社区居民正在和非遗传人学剪纸。社区文化艺术馆是街道为社区居民搭建的又一个展现自我、分享快乐的大舞台。街道定期推出主题季活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入大量文化艺术精品进驻社区。
传开来——讲好百姓故事,让群众唱主角
《小巷子中的风信子》《公交“女侠”朱兴福》《低碳人家与社区的故事》……2014年,明光路街道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微电影工作室以来,相继推出了十多部微电影,在瑶海区政府办公楼、小区楼梯电视中播出,让群众唱主角,讲述百姓身边的凡人善举、点滴感动,让一个个好人好事传播开来,感染带动一大片。
明光路街道注重讲好百姓故事,让群众唱主角,常态化开展寻找身边“英劳模、友善的人”、社区“友善”阳光故事会、“家风论坛”等多项主题故事会和讨论会,将身边的好人好事、优秀居民等平凡人物发掘出来,用身边人的故事感动身边人。 “居民在深受感染的同时,更加见贤思齐,学好人、做好人,积极做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和践行者。”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乃玉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唱主角、挑大梁,推动形成了全员参与、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有力提升了居民的整体道德素养。
网络,是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明光路街道淡化“高大上”,找准小切口,构建“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五个平台、五项重点”的“1155”工作体系,打造“明光民言”网络服务品牌,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QQ群、智能化管理”五个平台,开展“微公益、微文明、微力量、微传播、微服务”五项重点工作。在“微传播”活动中,街道每周三、周五为所有党员和楼组长等群众代表发送“微党课”和“微服务”,把党建要闻、模范事迹、健康养生等内容,简明扼要地分享给大家。
实起来——党员走在前,干部做表率
矿机二村,原是明光路街道的一个“三无”小区,垃圾无人清理,居民间关系一度紧张。“我们作为党员,要站出来,行动起来。 ”社区老党员吴华平挺身而出,他联系侯升明等其他5位党员,成立了小区自治会,担起义务管理小区、服务居民的担子,带动一大批党员和群众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践行核心价值观,党员要走在前、带好头,党组织更要成为坚强后盾,引导干部做表率。明光路街道党工委把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践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从体制上动刀,街道试水街居体制改革,撤销社区办事服务大厅,把街、居二级办理流程,整合到街道办事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减少居民办事手续。社区工作人员打破“坐班制”,变身社区“网格员”,真正沉到小区,为居民上门服务。 “对辖区老弱病残、上班族等不同服务对象,我们开展上门服务、网络和电话预约等方式,主动为群众代为办理,方便群众办事。 ”金大塘社区书记刘学春说。
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街道创新实施“星级工作者评定”,对街区干部统一标准进行测评考核,增加群众评价话语权,并把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岗位安排挂钩,倒逼街区党员干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新闻推荐
访省政协委员陈定新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