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有些孩子结伴去辅导老师租用的教室。
摆放出招揽生意的牌子。
学校附近居民楼内各类托班应有尽有。
一部分孩子留下来吃完晚饭后继续学习。
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各类托班的广告随处可见。
“领过通知书就算放假了,我可以和爸爸妈妈天天在一块儿了!”2月1日上午,浍水路老二中门口,拿着期末考试成绩单的小田,刚从教室走出来便飞奔至父母身边。
而在以往,人山人海的放学大潮中,小田会和班里不少同学一样,直接忽略回家“找父母”环节,径直走向学校对面的补习班、托管班。
就算是在放假前几天,学校门口的“接送大军”中,作为托管班辅导老师的“临时家长”还大有人在,被他们高高举起、印有“××学生之家”、“××学堂”等字样的宣传牌在人群中总是格外惹眼。
记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现在很多是双职工家庭,为“弥补”或加强对孩子的学业学习、成材教育,便根据情况把孩子“午托”、“晚托”、甚至“全托”给培训托管机构,各种托管班随之应运而生。但记者发现,托管班虽然帮助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大多属于无证办班,也不和家长签订协议,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现象:“钟点、午、晚、全”托管种类繁杂 标准不一
老社区、窄巷道、旧民房、家庭式两室到四室的格局,是学校附近密集分布着的不少托管机构的“标配”。
循着指示牌,记者来到二中巷内的某一大院,刚进院,两家午托机构的大宣传牌便映入眼帘。走进其中,发现其生活、教学环境着实堪忧:狭窄的楼道里摆放了很多杂物,楼道阶梯和扶手因孩子们每天来回走动接触,这一片锃亮透明、那一片灰尘遍布。
上到单元楼层,走进托管班,才发现这原是一个三居室的房间。屋里摆满了课桌、小黑板和架子床,托管班的张老师指着一个房间告诉记者,那是孩子睡觉的地方,里面有绒毯、薄被,还有小孩子的一些厚衣服。
在厨房,因为专职的做饭阿姨生病回家,午托班临时找了另一个阿姨来给孩子做饭,“烧个芹菜腐竹、蒜苗炒肉,再打个汤。”孩子们反映说,平时的饭菜差不多都这样,素菜居多,有肉的话肉都太肥了,水果和牛奶几乎见不到。
据机构负责人介绍,机构托管孩子的收费标准一般为午托每月400元左右,全托每月1000-1200元不等。每餐会按照8-10元的标准配置可口饭菜,同时辅导孩子做作业,或哄孩子睡觉休息,直到父母下班把孩子接走。记者环顾四周也没有发现应有的消防栓和灭火器等安全设施,厨房亦无消毒柜,碗筷由学生和老师们共用……按照这样的运营管理,别说每月数百乃至千元的托管费了,就是8-10元的配餐标准也已大大“缩水”。
至为重要的一点是,记者走访多家托管机构发现,他们并不能提供能够允许其运营的资质证明,一些辅导老师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为孩子办理报名托管时,机构也根本不和家长签协议,只写份收据。
而就是这样的午托机构,在各学校附近的小区里却比比皆是,大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原因:机构、家长、学生“多方定制” 各取所需
近乎“托管”于各部门、家庭作坊式的托管班缘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说来道去,无非还是因为由托管机构、家长、学生等多方需求营造的市场“有利可图”。
专家分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孩子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有些家长在中午挤不出时间接孩子回家,或者是下午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点不“同拍”,所以迫于无奈只有把孩子交给午托、晚托、钟点托等托管班。而托管班一般都在学校周边,有“近水楼台”之便,而且负责接送孩子,照顾吃睡和辅导作业,所以托管班受欢迎自是在情理之中。
“家住在北关,离学校太远了,有时候根本来不及接孩子回家吃饭。”武女士夫妻俩都上班,家里老人年迈,每天挤出时间接孩子回家吃饭再送来上学的节奏让她叫苦不迭。就在半年前,她果断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报了午托班,“我和他爸爸商量下学期再多交点钱上晚托班,孩子4点多就放学,我们都是5点半、6点才下班,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在托管班写作业。”
父母的苦心汗水,孩子能否甘之如饴?据了解,午托班的辅导老师有的就是孩子在校的代课老师,同学也多是同班同学,孩子们彼此熟识,一起学习玩耍直到家长忙好工作来接。在此期间,有的孩子不想上托管班也得按部就班等父母来,有的孩子则因能与小朋友有更多学、玩时间而欢欣雀跃。
仅就老二中而言,由于小学改建,校园里汇集了很多所小学,全校近7000名学生,午托市场之广阔也可以想见。
建议:监管部门不能“托管” 应积极发声规范管理
既然把孩子交给午托机构暂时看管是家长们的无奈之举,对各方而言可说是“各取所需”,但必须要正视的一点是,各类托管班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托管机构多在旧民房内,楼道楼梯扶手老化,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负责做饭的阿姨是否持有健康证,碗筷由老师和学生共用,厨房是否具有消毒柜,孩子饮食住宿是否健康卫生?隔断间噪音问题是否影响孩子休息?……这些问题是家长把孩子交给午托班看管前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也拷问着相关部门的监管投入和力度。
如何让托管班摆脱家庭作坊式的困囿和弊端?专家表示,相关监管部门不能“托管”,应积极发声、及时发力促托管班不断走向经营正规、管理规范、健康发展。也有学生家长表示,希望学校出力开办正规的午托班,或者在学校临近的小区里规范建设午托机构。
而从长远看,关于托管班规范健康发展,一些先进地市已给出了运营成功的范例。2009年,深圳市发布相关管理办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是校外午托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各区政府及其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校外午托机构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民政、卫生、公安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校外午托机构的相关管理工作。在2011年,郑州市也出台了由市教育局起草的午托机构暂行管理办法,对午托机构的性质、管理、开办条件、审批登记以及责任追究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另据了解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家社区内也成立了专门培训午托班老师的培训机构。实习生李静本报记者 刘艳灵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3月4日电 (记者张紫赟)记者从安徽省旅游局获悉,今年该省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力争全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n...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