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风骚300余年的徽商,至明清鼎盛,清末衰微。这一具有典型性和乡谊性的商帮集团,无论其经商人数或商业资本、经营行业和活动范围在当时商界均首屈一指,取得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来自这块“僻陋一隅,险阻四塞”土地的徽州贤民,除从事多种商业和贩运行业,还直接办产业,集工商于一身,带动各地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促进了传统市场的整合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可谓“无徽不成镇”。对历史的探究告诉我们,正是徽商注重传承中华文化之精华,在长期的奋斗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理念,并以此为准则,身体力行加以遵循和弘扬,才不断创造出徽商的奇迹。
“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明代中叶前,传统的社会理念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由于徽商的“本末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以经商为急务的 “以贾代耕”“第一等生业”,才会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之谚语,形成大约有七成的成年男子,相互抱团走出去经商的罕见风习。只有思想观念开放了,坚冰才能打破。徽商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非常注重灵活务实。 “居贾则息微”“因地有无以通贸易”,既采取薄利多销经营方式,也根据各地商业盈缺情况,并抓住国家的经济中心南移,与经济较发达地区毗邻优势,运筹决算,在取舍与进退乃至整个经营战略中技高一筹。
“亦贾亦儒,时贾时儒”。徽州乃“程朱阙里”,被誉为“东南邹鲁”,昌盛的文风,发达的教育,决定着徽商的素质,成为中国儒商的典型代表。正是这种“贾而好儒”“儒风独茂”的远见和定力,使得徽商取得成功。徽商注重以德服人,以信博誉,努力遵循“义中取利”和坦荡操守“真不二价”的原则,注重打造品牌。这种最为朴素、鲜明的经商之道,赢得了广泛的信赖与支持。
“非勤俭不能治生”。徽商以勤俭持家,勤俭发家,勤俭自律而著称,可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际,艰苦创业不足为奇,而作为富贵既成的巨商大贾,仍能珍惜来之不易的财富,秉承“虽富犹朴”之自律风气,更加难能可贵。数百年以来,在儒商这面旗帜下,逐步形成了以“开放务实、儒雅诚信、坚韧进取、勤俭自律”为内核的徽商精神。徽商的辉煌,说明一个地方的发展,虽与天时地利相关,但关键的因素是人,是人的信念、人的素质、人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当今,弘扬徽商精神,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并赋予其时代新意。作为皖人有必要重新体会传统,认真把握现代,谱写更美篇章。 (本报记者 张岳 整理)
新闻推荐
绿影婆娑,波光涟漪,这是初春的季节行走在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人的深刻印象。与传统意义上的机器轰鸣浓烟遍布不同,这里宛如一座绿色新城。“用精准生态建设的理念打造美丽高新,是走可...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