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安徽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审议、讨论“两高”工作报告时,就健全审判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司法队伍建设、完善司法为民措施等积极建言。 本报记者 汪国梁 吴林红 聂扬飞
积极化解“案多人少”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杨桂生:随着群众法治意识增强和立案制度改革的推进,各类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案多人少”矛盾日趋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法院办案效率和质量。要坚持和完善“繁简分流”的审判运行机制,推行简案快审、疑案精审。在借鉴诉辩交易等制度合理元素的基础上,实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推行临时仲裁制度,聘请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律师、法学专家等作为临时仲裁员,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减轻法院审判压力,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改善基层检察人员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姚民和:基层检察人员身处一线,承担大量办案任务,工作压力很大,职级和工资待遇又比较低。这种状况导致基层检察机关招人难、留人更难,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层检察人员待遇,对县以下检察机关干警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检察人员,发放基层工作津贴,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确保基层检察队伍稳定。同时,通过挂职等方式,推动年轻基层检察人员到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锻炼,全面培养人才,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质和办案能力。
让司法为民措施更贴心
全国政协委员汪利民: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推广安徽“合肥经验”,加快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这既是对安徽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在今后工作中,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为导向,继续探索推进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对外周到服务群众、对内提升审判质效的平台,让司法为民措施看得见、摸得着。
新闻推荐
3月19日,合肥市庐阳区城管局向渣土运输企业推广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该车型采用高标准发动机,厢体上加装了电动卷帘和篷布顶盖,既能防止超载,又可以避免扬尘。据悉,为减少汽车尾气和扬尘的排放,合肥市...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