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李军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发病人数增长很快,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日,全省首家急性心肌梗死网络救治中心在省立医院南区成立。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患者死亡率很高,患者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至1/2的患者在住院前死亡。因此,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可有效避免梗塞发生或使梗塞范围缩小。
此次成立的协同网络救治中心,是全省唯一能24小时即时开展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救治的单位。医院通过与合肥周边县级医院、社区卫服中心建立协同网络,将救治端前移至最基层,利用“互联网+”对首诊医院救治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并与合肥市120急救中心密切合作,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省立医院南区急诊科,积极协调急诊、影像、检验等相关科室,通过专设“绿色通道”开展抢救。 “此举可大大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能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生机。 ”省立医院南区心内科主任马礼坤说。他提醒,急性心肌梗塞一般会有发病先兆症状,如心绞痛、胸闷、心慌气短及突然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有冠心病史者应了解这些先兆症状,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 鸣本报通讯员 徐汐颜余忠杰因儿时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终身残疾,身高仅1.1米,只能靠双腿屈膝弓背行走,可就是这样一个照顾自己都很困难的残疾人,十余年来不分昼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