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常为一日三餐和日常的洗洗涮涮犯愁。合肥市经开区针对传统养老保障能力有限、覆盖面低的状况,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
本报记者 张鸣本报通讯员 李长龙
近年来,合肥市经开区构建“一中心、一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收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驻区,在区内设立“居家养老配餐中心”。如今,配有四辆配餐车,每日可为3000名老人供应餐饮。该区还设立居家养老社区呼叫平台,可同时为70000名老人提供日常服务以及救援、救助等帮扶。
“社区老人只要通过拨打居家养老服务热线,提出服务需求,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根据老人所在区域,联系相应的服务站点,安排相应服务。服务中心还会在24小时内对老人服务回访,了解服务满意度、意见及建议。”居家养老社区呼叫平台工作人员刘模向记者介绍。
针对那些常在社区参加文娱活动,想就近用餐的老人,合肥经开区在部分社区开设了老年餐厅。相比较平台送餐服务,在老年餐厅里就餐饭菜更热乎,自主选择菜品的余地更大。“看,荤素搭配,有红有绿,不仅吃得好,而且健康!”锦绣社区王国英老人指着丰盛的午餐向记者介绍菜品:红烧排骨、粉蒸肉、香菇青菜、清炒丝瓜、西红柿蛋汤等。
王国英74岁,平日喜欢跟一帮老姐妹聚在一起打牌听戏,“年纪大了,总有身体不舒服,或不想做饭时,却又不想麻烦子女。”在社区老年餐厅,王国英老人可以用15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券,买上一份标配的两荤两素一汤套餐,吃完饭后不用走多远,就可以在餐厅旁边的老少活动家园免费做康复保健,还可以打牌下棋。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生需求,合肥经开区把老年养生馆直接搬进社区,让老年人随时随地享受到健康保健服务。合肥经开区采取“139”服务模式,即:划定1个片区,配备社区管理员、社工和营养师3类专业人员,配齐家政、维修、送餐等人员9人。每周一次的电话问访、每月至少两次的入户拜访、半年一次的系统身体检查,是该区社工、义工服务的常态。
“‘银发浪潮\’来袭,向社会机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局长樊传彬表示,目前该区已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送餐、按摩、家政、陪护等具体服务逐渐走进社区老人的家中。
新闻推荐
2月25日,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旺兴街,一位老大爷拉着“蹬车”,耐心鼓励车上年轻人蹒跚学步。 10多年来,对居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街坊们也不吝赞美,称他为“最美爷爷”。“...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