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健康用餐,使用公筷,从我做起 □ 陈旭 星级记者 俞宝强

来源:市场星报 2016-03-18 02:51   https://www.yybnet.net/

春季传染病多发,其中不乏来自餐桌上的“口口”传播。亲友相聚,相互间习惯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推杯换盏间便给了各种细菌大量传播的机会。“就餐时不用公筷,已经成了我们餐桌上最大的健康陋习。”3月17日,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呼吁倡导: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全社会应该推广“公筷行动计划”:健康用餐,使用公筷,从我做起!

聚餐时你会使用公筷吗?记者调查:

朋友聚餐有时会用,家庭聚会基本不用

最近,身边有不少市民朋友感冒生病,这与季节有关,但传播途径基本是接触传播,这就不得不让人提及餐桌上的“口口”传播。3月17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就“聚餐时会使用公筷吗”的话题,经过走访、电话采访等方式,采访了合肥不少市民与酒店。

“我们酒店每一桌上都至少放一双公筷、一把公勺,顾客使不使用,得看场合。”合肥新加坡泰国村酒楼徐小兵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常年的习惯,朋友聚会使用公筷的比例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年轻人群体。但使用率还是不高,尤其是在“酒桌”上,喝的时间长了,就完全不会顾及公筷与公勺。

“和家人亲戚聚会时,基本不会主动提出加公筷。”合肥市民陈女士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总觉得不好意思用公筷,尤其是在老人面前。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受访者在家庭式聚会或和要好的朋友聚餐时,一般不会使用公筷,甚至连喝汤,都会用各自的小勺子。只有与不是特别熟的朋友聚餐时,会考虑使用公筷,但也不会主动提出,有就用。

安医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导孔德润:

不分餐,筷子就可能成为病菌传播媒介

使不使用公筷,与疾病到底有没有联系?对此,记者采访了安医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导孔德润教授。

孔德润教授认为,许多疾病可以通过 “病从口入”感染健康人体,最常见的就是使用筷子,就餐者的口腔和唾液直接接触筷子,大家在一个盘子里夹菜,有时还互相夹菜,容易产生细菌的交叉感染。比如,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这也可能就是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80%的主要原因。

据孔德润教授介绍,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第1类(肯定)致癌原,而胃癌病死率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欧美人由于习惯分餐制,所以该菌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人。“还有,冬春季节高发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因共用碗筷导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在幼儿园时应尽量餐具专用。”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呼吁倡导:

全民都要树立良好的“公筷意识”

“咱们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着共餐的习惯,一盘菜你夹我也夹,有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还为客人夹菜,客人碍于面子也不得不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说,即使有些餐馆提供公筷,不少人觉得两双筷子换来换去很麻烦,所以公筷也成了摆设。孰不知,这种用餐习惯会带来很大健康隐患,传播很多疾病。

“在国外,分餐与公筷制已成为日常习惯,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于德志说,中国人喜欢用个人的筷子夹来夹去,在国外是没有的,实践证明也是有害公众健康的。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急需我们每一个人提高意识,形成公众共识,来切实加以改变。

于德志呼吁:全民都要树立良好的“公筷意识”,推行“公筷行动计划”,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用餐习惯,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使用公筷,从我做起!

新闻推荐

27年如一日,她悉心照料四位老人 叔公公两次大病住院,都是她守护在病床前

叔公公两次大病住院,都是她守护在病床前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健康用餐,使用公筷,从我做起 □ 陈旭 星级记者 俞宝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