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蓓蓓本报通讯员 王英 许建军
“我叫江传兵,下面介绍一下我申请低保的原因:我患有肢体残疾,家属有精神疾病,需常年吃药,没有劳动能力……”3月28日上午,在蜀山区小庙镇五十墩社区村委会议室里,一场备受村民关注的低保听证会正在进行。参会人员有28户申请低保的家庭代表,有区、镇、村低保工作人员组成的三级听证小组,还有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30多人组成的低保评议小组。
“这么大岁数,面对摄像镜头真没几次,确实有点紧张,嘴巴也没有平常利索了!”今年50多岁的江传兵陈述完自己的困难,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
低保听证会全程摄像,小庙镇五十墩社区已坚持了三年。社区负责人刘光山介绍,这主要是为了从源头上遏制弄虚作假,为低保工作建立可回溯、可回顾机制,“起了很大作用,这几年各级的低保审核,社区未发现一起关系保、人情保。 ”
“农村人不会讲大道理,但知道一个吐沫一个钉,不能搞假大空。尤其是在申请低保上,得说真话、讲实情。”在采访中,绝大多数低保申请人对社区开低保听证会、进行全程摄像的做法表示支持。
“能不能吃低保,不是社区说了算,也不是镇、区经办审批机构说谁是谁,村民最有发言权。”蜀山区低保中心负责人介绍,本次低保听证会上,除了28户申请低保的家庭代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联合评议小组。这个30多人的小组,有社区内的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社区片警,有熟悉家家户户情况的村民代表。他们对低保户们非常熟悉,哪家有个急难事,哪家生活条件怎么样,符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人人心里有本“明白账”。
当天,听完低保户陈述,联合评议小组根据申请户实际情况,予以综合判定,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的联合评议结果,26户通过评议,2户联合评议票数未过半,低保申请资格被取消。
“以前居民申请低保,社区、镇、区三级低保机构光听证会就得开三次,相当繁琐。 ”蜀山区相关人员介绍,今年的城乡低保年,该区低保中心在90个村居全面推行“三级联审”听证制度,镇、区低保机构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参加听证会,现场办公,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更把方便留给了村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慧慧)4月9日,全省皮肤性病专科医疗联合体在合肥成立,来自省内240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皮肤科医师加入。据悉,这也是我国成立的首个省级专科医联体。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安徽省深化医疗卫...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