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记者在合肥市政府第三生活区看到,居民刘大爷正在将垃圾分类装袋,贴上二维码标签,分别投进两种垃圾桶。“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实行一户一个二维码,按照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两种类别进行分类,已在省城10个小区试运行,滨湖新区徽杰苑小区4天就成功推广2000多户。据了解,垃圾分类投放后,餐厨垃圾被运往餐厨垃圾处理厂,100吨的垃圾经过处理,可产生35吨有机肥和40吨液态肥;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全市一天可产生80万度电。
本报记者 温沁 摄影报道
▲ 滨湖新区徽杰苑内,垃圾分类推广员正向住户介绍如何进行分类。
◆ 垃圾焚烧厂的工作人员在监控垃圾焚烧情况。
◆ 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变成了有机肥。
新闻推荐
第四届“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展演王宾宜、吴存荣、陈晓光观看演出
王宾宜、吴存荣、陈晓光观看演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