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聂扬飞)“一本18世纪的古书该如何修复”“光谱分析技术在彩绘文物颜料分析中怎么应用”……5月19日上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报告厅内,200多位来自省直及合肥市文物保护管理单位技术人员和部分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共同参加安徽省首期“海外名师大讲堂”活动,聆听来自德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凯勒教授的学术介绍和指导。
首期“海外名师大讲堂”活动由省外国专家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举办,是安徽省推动海外引智交流合作的又一创新之举。旨在进一步开发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加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国外才智支撑。首期活动以文物修复与保护为主题,邀请德国高层次专家授课指导,为安徽省文物保护与修复“献策支招”,并就文物保护与修复高端人才培养、工业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
据介绍,从今年开始,省外国专家局将继续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举办“海外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针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邀请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外国专家来皖,搭建高层次国际交流平台。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田婷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追求“产品为王”作为新兴产业,电动汽车这几年发展迅速。 “2008年,我去参加北京车展的时候,电动汽车还是作为概念车出现。短短几年,合肥街头就能看到电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