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假如地震来了,我们该往哪逃? 合肥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可容纳300多万人 □ 记者 祝亮

来源:市场星报 2016-05-12 02:36   https://www.yybnet.net/

假如地震发生了,我们该往哪里逃?记者从地震部门了解到,合肥市目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多为公园、广场、学校、体育馆,可容纳300多万人。另外,预计到2020年,合肥有望实现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灾害的能力。

合肥有望到2020年抗御6级地震

记者从合肥市地震局了解到,合肥市区及所辖5个县(市)均位于抗震设防基本烈度Ⅶ度区,2006年,国务院确定合肥市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并列为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合肥震害也较为严重,境内曾发生破坏性地震3次。专家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合肥市中强地震灾害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未来五年里,合肥市将全面提高地震监测预警、地震应急救援等。到2020年,合肥将增设和调整前兆观测手段,建设烈度速报系统,新增强震动观测网点,基本建成全方位地震监测网络。

预计到2020年,合肥有望实现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灾害的能力。届时,合肥的地震速报能力将缩短到6~8分钟,对邻区地震速报能力达到12分钟以内。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24小时~48小时内,能对后续地震实现早期判定。此外,“十三五”期间,合肥市的城区将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

59处避难场所可容纳300多万人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五年里,合肥市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市县地震监测台网和覆盖全市乡镇的群测群防信息网,可有效监测合肥市及周边1.5级以上震情。此外,合肥市还投入1600多万元,实施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为大地做“体检”。

合肥市利用广场、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确保状态良好,能够正常使用。

全市现已建成示范场所9处(Ⅰ类1处,Ⅱ类8处),具备应急指挥、临时安置功能。最新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市已建各类避难场所59处,面积达604.49万平方米,可容纳300多万人。其中,天鹅湖广场大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安徽省首个省级大型减灾应急示范避难场所。

合肥还组建了全省第一支地震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分队。应急救援队软硬件设施达到省会城市一流水平,在造成7度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合肥将有能力让受灾群众在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安置。

新闻推荐

合肥市徽州小学举办校园足球联赛开幕式 邓雅昕 殷江霞

5月9日,徽州小学第一届校园足球联赛“足球梦,徽小情”在操场上隆重举行。紧接着徽小天威足球社的小球员代表和本届裁判员代表许栩老师分别进行了宣誓讲话。之后由孙朝莲校长宣布徽小首届校园足球...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假如地震来了,我们该往哪逃? 合肥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可容纳300多万人 □ 记者 祝亮)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