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2日上午,三孝口街道西平门社区关工委组织合肥工业大学志愿者,为辖区“四点半课堂”的小学生们,上了一堂有关三孝口文化故事的课。
在志愿者的讲述过程中,在三孝口一带长大的小学生们也参与到关于当地历史文化的讨论中来。他们对于城市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小时候的生活,孩子们的只言片语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合肥这座成长变化中城市的深深情谊。
被讨论最多的地方就是三孝口的人行天桥——1993年建成,2014年为了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不得不退出合肥的历史舞台。“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从天桥上走下去,六分钟就能到学校啦。”“我总是在周末的时候走过天桥去,到一个小书店买书……”“好可惜啊,我好喜欢它的。”深深浅浅或多或少的回忆被孩子们寄托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标志上。虽然他们现在还不完全懂得用价值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事物是该存在还是被取代,但是他们这样对于合肥一个已不复存在的建筑而流露出的稚嫩感情,显得尤其珍贵和难得。
(杨丽)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全国第15个“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辖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活动。本报今起开辟专栏,...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