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8时30分,向班里的同事们交代了当天上午的工作之后,区城管局环卫中心掏粪班长吴保文拉开了高高的吸粪车驾驶室车门,和同事老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粪水溅了一身是常有的事
今天吴保文和老郑师傅要清理的第一站是颍上路公厕。
“上午这个时间很多公厕都靠不上去,我们先去人少的地方,像淮河路步行街附近那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只有中午或者晚上再去。”路上,吴保文给笔者简单介绍了他们的工作。
10分钟后,车子开到了颍上路公厕。老郑师傅跳下车,指挥吴保文慢慢把车尾移向公厕化粪池的出口,然后两人再合力抬起四五米长的吸粪管放进化粪池。随着机器的开动,一个人不时地抱起吸粪管往下放,一个人抓着两米多长的粪勺杆搅动,早晨的温度并不高,风还带着丝丝的凉意,可是不到五分钟,两个人工作服的后背上已经透出汗渍。看到吸粪车在工作,路过的行人都远远地避开,“没办法,这个工作就是又脏又臭,但是城市还离不了。”吴保文苦笑了一下。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 因为工作条件简陋,吴保文和同事们经常要穿上防水衣下厕坑挖粪,把粪水一桶一桶朝上提,粪水从桶里泼出来淋得一头一脸也是常有的事。正当青春年华的小伙子爱干净,吴保文每天回家都要洗头洗澡,可是粪水沾上皮肤臭味就很难洗掉,“就因为这股难闻的味儿,亲戚们都很少上门,每次相亲都没有结果。”
一人苦脏换来万户洁净
吴保文出生在长丰农村,父亲吴元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合肥第一代环卫工人,为合肥的环卫事业奉献了几十年。1989年,当很多年轻人都热衷“下海”经商时,吴保文却子承父业,光荣地当上了一名掏粪工。
干掏粪工的起初几年,吴保文每天干完活,都觉得头晕目眩,有时连饭都吃不下去。不仅如此,掏粪这活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厕坑内沼气强烈,一不留神就会中毒危及生命,吴保文每年都要经历好几次“生死考验”。有一年除夕夜,吴保文在和家人吃团圆饭时,单位一个电话打来,他立刻放下饭碗赶到市中心一个化粪池堵塞的公厕。一打开化粪池盖子,沼气扑面而来,吴保文被熏得头晕目眩差点晕倒,他硬是坚持疏通好化粪池才回家休息。
“我区环卫中心目前共有65个直管公厕,可是负责公厕清运的环卫工最多的时候也没超过十个人——由于受不了这份脏和苦,身边的同事走了一个又一个。”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吴保文的坚持验证了他常说的一句话:咱环卫工作就是一人苦脏换来万户洁净。
由于掏粪班人手不足,加班是家常便饭。双休日和节假日,逛街的人多了,吴保文和同事们反而更忙碌。孩子上学后,在家里没人照顾,放学后和双休日就跟着当公厕管理员的妈妈,小小的公厕管理房就是他做作业和嬉戏的地方。“儿子从小到大,我们没带他出去玩过一次。”说起这些,吴保文的话里透着愧疚。
把奉献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2015年2月2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家住合作化路化机厂17幢的郑先生便来到区城管局环卫中心,向吴保文和他的“爱心畅通小组”送上感谢信。
原来,年初二上午,走亲戚回来的郑先生发现自家下水管堵上了,屋里全是污水。大过年的到哪找人来修呢?万般焦急中,郑先生想到了媒体上报道的“吴保文爱心畅通小组”,急忙拨打了“畅通热线”,吴保文放弃休假立即赶来进行疏通,问题就这样得到解决了。
为了帮助更多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吴保文有了成立“爱心畅通小组”的想法,并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如今,“爱心畅通小组”的志愿者已经有60多人,他们除了定期为结对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上门检维修水电、打扫卫生等,还走上街头、走进小区,散发“爱心畅通卡”,开展义务服务。2014年底,“吴保文爱心畅通小组”荣获合肥市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在环卫工作岗位上的20多年里,吴保文埋头苦干、矢志不渝,被亲切地称为“合肥时传祥”,先后荣获“合肥市杰出岗位能手”、全国住建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吴保文对记者说,他要在环卫岗位上干一辈子,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本色,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欧阳碧玉 王飞·
新闻推荐
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近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走进合肥四十五中学庐阳工业区分校,对学生们进行“拒绝烟草危害”主题宣传。为学生介绍吸烟的危害性,以及戒烟的好处。教育孩...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