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胜利
二手车渐成市民消费新宠
6月7日上午,在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与西二环交口附近的十里庙二手车市场,市民老杨和儿子穿梭于一排排的二手车中,不时停下来围着一辆车前后观察。 “孩子刚拿到驾照不久,想买辆二手车给他练练手。 ”老杨告诉记者,已经看了好几辆车,外观、价格都还不错,性价比也很高。
在十里庙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停车场里,不时有人走进来看车。记者采访了解到,他们大都不是首次购车,有的是想换车,有的是想再添置一辆家用车。一对正在查看一辆二手哈弗越野车车况的年轻夫妇说:“对我们普通上班族来说,汽车就是个代步工具、是消费品,性能好的二手车反而更保值,以后置换的空间也比较大。我们决定购车时就把目标定准了二手车。 ”在十里庙二手车市场,记者还碰到有车主直接开着自己的车来市场置换心仪的二手车。
“我们这里的二手车价格大多在10万元以下,许多想购买低端私家车的顾客都爱来这里挑选。 ”十里庙二手车市场一位许姓老板告诉记者,十里庙市场规模较小,多是各自经营的个体户,走的是中低端路线,主要靠“走量”,像他这样的小门面店,有时一个月也能买卖好几辆二手车。
据了解,除了十里庙二手车市场外,合肥市还有包河汽车城二手车市场和瑶海区国际汽车城二手车市场。相对于十里庙二手车市场,包河汽车城二手车市场和瑶海区国际汽车城二手车市场的品牌、车型更多,交易渠道也更为丰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一些二手车网上交易平台在合肥发展得顺风顺水,促成了不少二手车交易,且成交量正在快速增长。
有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全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840.0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63%。 “合肥市二手车年交易数量应该在10万辆上下,但增长速度肯定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合肥市一家知名二手车服务公司负责人认为,合肥市二手车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
车商设陷阱赚取高额利润
同年销售的同款某国产二手车,一个外观较新、里程表显示3万多公里的,一家二手车店铺报价5万多元;而另一个外观较旧、里程表显示近5万公里的,在另一家二手车店铺却报价6万多元。在十里庙二手车市场,记者偶然发现了这样反常的报价情况。
记者以想买该车为由,向报价高的二手车商详细打听车况,并借机询问报价反常的原因。该车商在确认记者想买车后,似乎很肯定地告诉记者,报价低的那辆车被动过手脚。他指着眼前的这辆二手车对记者说,这车况这价格,在合肥二手车市场算是质价相符的,如果车况更好、价格还能低1万多元钱,他自己都会托人去给买过来。
“有可能是经过翻修的事故车,或是调过里程表。”该二手车商根据记者描述的情况推测。他告诉记者,不仅一些小事故损失可以修复,让买车者根本看不出来,即使是一些大事故,他们也能“修复如初”。他曾亲眼见过一辆车尾被撞扁、车后大梁严重扭曲的事故车,同行买过来后将另一辆同款车车尾切割装上去,再经过一些技术修理,高价卖给了没看出端倪的客户。
“二手车商就是要两头赚。 ”十里庙二手车市场从业者小李坦承,如果只正常赚些服务费,根本划不来,必须要“两头忽悠”。他透露,二手车不同于新车,每辆车根据不同品牌、车况、行驶里程、年限、手续的不同都会有差异,没有标准可参照。而买卖二手车的消费者个人基本不掌握这些信息,这就让二手车商有了可乘之机,“如果他本身又不懂车,就更好忽悠了”。
二手车实地交易市场“陷阱”多,网上交易平台“花样”也不少。部分二手车网上交易平台不仅虚报价格、配置,还出具虚假评估报告、出售事故车、拒绝售后服务等。媒体今年就曾曝光某知名二手车网站设计两套后台,让买家和卖家看到不同的竞拍价格,赚取其中差价。
强化监管促市场有序发展
“诚信和售后服务问题是制约二手车交易的主要因素。”合肥二手车交易行业资深从业者赵平认为,因为二手车市场信息不透明,二手车商只要卖出汽车就不再对产品负责等原因,二手车商常常欺骗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对二手车不放心,抑制了二手车交易。必须要有独立可靠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让买卖双方都能相信它出具的评估报告,并据此进行议价、交易。该业内人士举例说,目前在我国,车辆的生产、维修信息被汽车厂家、4S店及保险公司垄断,消费者很难获取,尤其是涉及车辆事故维修的细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二手车庞大市场不相称的,是几乎不存在的二手车售后服务市场。 “如果二手车有售后服务,我们就可更放心地购买了。 ”许多二手车消费者一致希望。但包河汽车城二手车市场一位二手车商表示,二手车各有各的车况,行驶里程、有无事故等问题都不一样,售后服务很有难度。二手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完善不能仅靠个体自觉和行业自律,应当引入监管,并形成常态化。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二手车流通信息平台,加强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部门要建立二手车流通信息工作机制,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要依法采集二手车交易市场、鉴定评估机构、维修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建立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信用中国”网站予以公开,方便社会查询和应用。
日前,省商务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商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情况开展检查。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商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和交易秩序,确保消费放心、交易便捷、服务完备,以促进二手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延伸阅读·
二手车交易常见陷阱
● 请人询价。二手车商和“黄牛”抓住车主货比三家的心理,故意制造多方询价,让身边的朋友都来参与报价,通过乱报低价来降低卖车者价格预期。
● 夸大缺陷。二手车商和“黄牛”在勘查车主要卖的车辆时,故意将车辆的缺陷夸大,从而降低旧车收购价。
● 里程表动手脚。二手车商通过调里程表,减少显示的里程数,欺骗消费者。将实际行驶里程数多的车按相对较少的行驶里程数卖给买车者,赚取额外利润。
● 配置虚报。二手车商和 “黄牛”往往会缩小不同车型之间的价差,把本来差价为3万元的说成差价1万元。特别是对那些年岁已久、已经停产、无证可查的车辆,还会故意把高配版说成是低配版,把豪华型说成基本型,压低卖车者价格。
● 忽悠行情。二手车商和 “黄牛”利用二手车市场信息不透明,一方面唱衰市场,故意打击卖车者交易信心,迫使卖车者尽快脱手,一步一步降低心理价位;一方面唱好市场,刺激买车者交易欲望,迫使买车者降低要求、提高价格,迅速成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岳)近日,“让爱留守 伴随成长”2016年度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公益活动在巢湖启动,省妇联、中国移动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市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留守儿童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