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看不懂医生写的“天书”病历?听不懂医生的方言诊断?病历放久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江淮晨报记者昨日从合肥市卫计委了解到,合肥市智能语音电子病历项目已与讯飞签约,计划明年二季度上线运营。这个隶属于合肥市民电子病历云服务的功能,将在完成试点使用后面向全市医疗机构推广。
语音病历明年二季度启用首批在妇幼保健院试点
“今后,无论是就诊、操刀手术的医生还是输液、开药的医护人员都将配备一个‘小蜜蜂\’。医护人员在执行每一项诊断时,都将通过语音录入自己的决断。”合肥市卫计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医护人员在完成语音录入后,这些信息将存入跟随市民一生的电子病历中。
“市民可以随时通过账号密码查询到自己的电子病历。大家不用再为找不到纸质病历而发愁。”该工作人员表示,语音电子病历是合肥市卫计委和科大讯飞合作的一个项目,今后将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
记者从讯飞方面了解到,作为全球领先的语音系统,讯飞语音已经可以准确识别四川话、广东话、河南话等地方方言。“合肥语音病历系统中,同样设置了方言识别功能。这样,对于说方言的医生来说,和患者交流时将更便捷。”市卫计委工作人员介绍称。
根据计划,该项目将于明年二季度启用。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首批试点医院为妇幼保健院。
“病历录入”无法复制可防止病历造假
对于日常电脑用户来说,“复制”与“粘贴”这样的操作几乎每日必做。但是,合肥市民电子病历平台将“收紧”医疗机构的复制权限,避免患者病情被“张冠李戴”。
“语音电子病历推广后,一旦医护人员试图通过执行复制他人病历的操作时,系统将发出警报窗提醒医生,只能引用病人自身病历内容,不得复制他人病历。”市卫计委工作人员透露,由于一些书写格式和内容几乎相同,一些医护人员在填写目前的电子病历系统时,为了图方便,会复制粘贴其他病人的病历。
“新平台将对电子病历系统升级,这样的操作无法再执行。”该工作人员称,取消复制权限后,医生录入病人信息时会“麻烦些”,但可以确保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在主管部门看来,电子病历推广后,还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患者病历是最重要的证据,它几乎直接决定官司成败。”合肥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由于病历掌握在医院方手中,为了规避诉讼风险,“造假是很大的诱惑”。市卫计委工作人员表示,待合肥市民电子病历平台投入使用后,患者病历的修改权限为卫计委掌握,医疗机构修改病历变得“几无可能”。
检查结果或实现互认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麻烦”。在A医院做了检查后,拿着检查结果来到B医院就诊却不被对方认可,只能再去做一次同样的检查。如此,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钱。
“统一的电子病历平台不仅记录了患者的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症状,还包括各种检验结果及高清X光片。”市卫计委工作人员称,由于平台将接入各家市级医疗机构,录入各项检查结果时将有统一标准,因此“可以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并且,所有医护人员想要知道患者的生命特征,都能借助电脑高效完成。
(佟人冬)
新闻推荐
新闻:安徽合肥女子董某想“快速发财”,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南京的郭某,花费6万元购买了40万元的假钞。不料,收货后才发现是一箱白纸,郭某也失去联系,董某遂报警。日前,董某因...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