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李多富)连降暴雨,安徽省多个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受灾群众家庭储藏食品往往因遭水淹而受到污染。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不洁食品很容易引起食源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居民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合肥市疾控专家提醒,洪涝灾害地区的居民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吃被水浸泡过的、不洁的食物,不吃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品,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以及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食品,特别是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和发芽土豆以及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等食物,一定不要食用。远距离运输或储运时间过长的鲜肉类、鲜鱼类和熟肉、熟鱼等食品,在缺乏冷冻、冷藏设施的条件下储存时,会大大增加微生物污染途径和机会,易发生腐败变质,从而导致食源性疾病。因此,食用前一定要注意检查确认食品的质量,加工完成后的盒饭如已超过4个小时绝对不能再吃。
另外,由于灾区环境变化和临时居住地条件所限,居民还需谨防误食受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现象,要立即送往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及时接受催吐、洗胃、灌肠等对症治疗和特殊解毒药物治疗。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食物中毒的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等,疾控中心接报后将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时控制病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许根宏)7月2日以来,为科学应对和处置连日来的强降雨,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多次率队奔赴巢湖流域,深入三河镇和南淝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等沿线和重点区域督战指挥防汛抗洪...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