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静怡
爷爷是一位老红军,退休后儿孙促膝,其乐融融。爷爷有两个外孙,还有一个小孙女儿。爷爷最喜欢小孙女儿。小孙女儿在爷爷的呵护下渐渐长大,上幼儿园了。爷爷卧室墙上挂的大大小小的军功章,在小孙女儿的眼中就像玩具一样。爷爷那部录音机里,每天都能传出“东方红,太阳升……”。每每这时,小孙女儿总是站在床上手舞足蹈,爷爷呢,在一旁一边微笑一边打着节拍。爷爷还喜欢一边搂着小孙女儿,一边给小孙女儿讲自己打仗时候的事情。爷爷讲得绘声绘色,小孙女儿听得津津有味。讲到激动的时候,爷爷还会给小孙女儿看子弹留在自己身上的疤痕,小孙女儿也似懂非懂地伸出小手,在疤上摸摸,认真地问爷爷:“还疼吗?”爷爷把小孙女儿搂得更紧了,笑着说:“早就不疼啦!”
小孙女儿快上初中的那一年,爷爷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小孙女儿哭了很久。看着爷爷满墙的军功章和打仗用过的望远镜、指南针、水壶,小孙女儿心里空落落的。
也许因为爷爷是一名军人,爸爸也选择了当兵、参军。和爷爷参加抗日、进藏援藏建设相比,爸爸的军旅生涯似乎不是那么耀眼了。但是在小孙女儿的记忆中,家里曾经有一个搪瓷缸,上面印有“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字样。
到了初中,小孙女儿开始学习历史了。从历史课本上,她知道了抗战时期许多著名的战役,知道了十八军团进藏援藏,知道了抗美援朝战争,知道了中越自卫反击战……她不禁想起了爷爷的那些军功章,每天放学一回家,她都会把爷爷的军功章一枚枚拿在手里,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细细看着……她已经无法满足历史课本上那些内容。爸爸也看出了她的心思,总是一有空就给她讲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看着大大小小的军功章,她禁不住回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也是最让她感动的话:“我有多少战友,还没有等到解放就牺牲在战场上了,后来他们连尸体都找不到了。所以,我走了以后,你们就把我的骨灰撒掉,撒到山上撒到田里,我还能最后一次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爷爷非要背井离乡去参军呢,那多苦!爷爷不是有姐姐在上海吗?”小孙女儿经常会问爸爸。“你爷爷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了,如果不是姐姐带着他一路要饭,爷爷可能都活不下去了。爷爷不是不想念他的姐姐,但他更希望看到家乡的发展。心中装的是大家是国家啊!”爸爸无比动容,“爷爷退休的时候,其实是想回老家的。但条件所限,只能在成都和合肥之间选择,他就选择离老家更近的合肥了。”“那你为什么也留在合肥?”小孙女儿撒娇地看着爸爸说。“我的父亲就在合肥,把合肥看做了他的第二故乡,所以在我眼中,合肥也就是我的故乡了。我有什么理由不爱我的故乡呢?何况合肥现在的发展日新月异,你不觉得在合肥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小孙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依然不理解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小孙女儿高考那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上海。
上海多好啊,有把她宠得要上天了的姑奶奶;上海多好啊,有可爱的黄浦江有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多好啊,城市交通处处方便!四年过去,她的上海话说得比合肥话还要熟。直到毕业工作前,她不屑地跟爸爸说:“我哪怕在上海端菜刷碗我也不回合肥!”爸爸看着她信誓旦旦的样子,微微笑了。
工作两年后,她突然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我还是想回合肥了。”“为什么,你不是说哪怕刷碗端菜都不离开上海吗?”爸爸故意认真地问她:“何况你在上海的事业可以说是顺水顺风,何必折腾自己呢?是不是你姑奶奶待你不周到让你想家了?”
“嗯……我是认真的,我想回合肥,并不是因为上海不好,也不是因为事业不顺,只是,我渐渐地感觉到,身在外地,总归有一种漂泊感,缺少归属感。回合肥么,第一这儿毕竟是我故乡。第二,如果我们都带在外面不回家乡,那么想让家乡往更高的水平上发展都难!我在上海接触到了那么多,也见识到了那么多,是我回合肥,为家乡效劳的时候啦!”小孙女儿非常认真地告诉爸爸。
爸爸听了,频频点头,虽然他觉得这些话听起来还是有一些孩子气,但是爸爸心里特别地欣慰。
一家三代人,原本和合肥并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爷爷和合肥意外的邂逅,爸爸也选择了合肥,小孙女儿也最终选择了合肥。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并不是因为合肥是最好的,而是因为合肥被爷爷看做了自己的故乡,而一家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乡吧。不论人走到哪里,都被一股浓浓的情牵住了,这股情,血浓于水;这股情,就像陈年的白酒愈陈愈浓;这股情,就像烹制的香茗清香绵长。这样的情,它就应该有个称谓。对!这个称谓就叫“故乡情”。
新闻推荐
唯品质至上促双强六好党建与发展绽放幸福廉洁“并蒂莲”——合肥客来福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合肥客来福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服务实效,始终自觉主动围绕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服务产品转型升级、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考量,真...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