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莅临合肥文一塘溪津门文化论坛,以独特的阐述视角、历史的思辩方式向大家讲述大宋商业繁华的启示。易中天教授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详细地给大家描述了大宋王朝商业繁荣的背后。
说起易中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品三国》。其实,易中天教授涉猎极广,于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均有研究。易中天教授对合肥早已不陌生,此前他曾两次踏足这座城市。时隔3年,易中天第三次来到合肥。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宋代商业高度发达,今日的生活很多都能在宋代找到源头或雏形,如商业一条街、连锁店、24小时营业店等。首都开封城内有商业行300余个,行业众多,分工细化,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市场上的商品既有来自国内各地的百货,也有来自国外的各种商品。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流通量明显增加,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是在宋代全部成熟,并且普遍应用。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商业何以如此繁华?易中天教授表示,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王朝都采取“抑商”的政策 ,而唯独宋朝例外。宋朝时期,中国仿佛进入了现代,政府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政治经济改革,开始尝试以现代金融管制的方式管理国事。在一千多年前,这可谓是一项大胆的尝试。
宋代的繁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那就是当时发达的漕运系统。北宋漕运四渠,分四路向京都汴京集运,联通南北,形成以京师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
而合肥,在宋代漕运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接江淮两大水系,江淮之间商贸中转站。金斗河、塘西河将中国南北财富勾连贯通,形成畅通无阻的物资交流与财富奔涌景象。宋代时期的合肥,也似首都开封一般,河流穿城,商肆林立,酒旗招展。著名词人姜夔曾在合肥留下“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的名句。
合肥的繁荣,与开封一样离不开河流。在开封,是汴河。在合肥,塘西河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随着历史的发展,塘西河给我们带来的又岂止是物质财富。多少人在此逗留,多少事随波而去。河水默默,无语南流,沉淀下的就是合肥文化的基因。
时光飞逝,如今的塘西河虽商船往来的繁华景象不再,但呈现出了一片更为秀丽的风光,自然、开放与包容的精神更得以传承。合肥滨湖十年,以开放之姿,吸纳四面八方最优质的资源。
如今,合肥滨湖,正是凭着开放与包容,以奋勇之势力高歌猛进。从滨湖1.0到滨湖4.0,短短10年间,提升合肥城市格局,成为安徽的核心地域。滨湖4.0更是滨湖十年的巅峰之作,十大省级文化艺术中心、华谊电影小镇、首创奥特莱斯以及安徽文化第一街区塘溪津门,宣告着滨湖4.0文旅时代正式到来,更以其文化特质,成为安徽文化的中心,也将成为华东的名片之一。
新闻推荐
经信委组织企业参加合肥机交会2015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将于10月9日在合肥召开。县经信委要求各乡镇、园区在结合辖区内相关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本着“企业自愿、鼓励参展"的原则,认真...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