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执行难,执行系列案件更是难上加难。近日,针对系列案件增多,被执行人财产被多家法院查封,致使案件推进缓慢,以及委托执行渠道不畅等问题,合肥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全市统一的规范性处理意见,推动了全市系列执行案件的高效有序执行,让处于两难境地的执行难案顺利解决。
记者了解到,因生产经营困难和借贷难还,合肥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技术公司)被多个债权人追债,并纷纷进入法律诉讼程序。自2013年开始,这一系列案件先后在合肥市中院、高新区法院等6家法院进入执行程序。由于执行法院多,多头执行不便于处理,案件执行工作一度推行艰难。
为解决这起总数多达43件的执行案件,合肥中院执行局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召集相关5家法院,召开案件协调远程视频会议,对案件有关情况进行磋商,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决定将所有涉及技术公司相关财产交由合肥高新区法院统一处置并主持分配。“由中院统一协调,我们集中管理,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合肥高新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唐峻介绍说,统一的协调机制,在于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在执行中确实能及时发挥作用。
据了解,经过现场勘验、查封扣押、评估拍卖等环节,今年8月5日,合肥某工程公司以3327万余元拍得技术公司动产和不动产。
目前相关财产分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针对系列案件执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合肥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徐艳阳没有回避:“目前,规避和对抗执行、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所占比重较大、执行联动机制‘联而不动、动而不畅\’等问题很突出,制约着执行工作。所以统一的规范性处理意见显得十分必要,成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基础性工作,长效的工作机制有助于让执行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张敏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洋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